人民币持续贬值?——无基本面支撑
除了经济“硬着陆”,外界唱空中国经济的理由在过去半年又增添了“人民币持续贬值”。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12日明确表示,从国际收支和国内物价两个基本面看,人民币持续贬值不存在客观基础,而中国亦没有主观意愿通过贬值人民币来推动出口。
股市再现震荡?——仍将果断出手
国际金融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预期形成的原因,周小川坦言,A股大幅震荡是一个关键因素。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12日作出针对性回应。他肯定了去年官方“救市”的必要性,并强调若今后中国资本市场陷入完全失灵,监管方仍然应当果断出手。
对于“注册制”、“救市资金退出”等影响市场心理的负面因素,他也出手排雷,强调未来较长时间内,谈“救市资金”退出都为时尚早。
楼市虚假繁荣?——打击金融杠杆
在中国,由于缺乏足够投资渠道,“楼市”和“股市”往往是“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股市”持续低迷,人们担心转移阵地的资金会进一步推高楼市泡沫。
“北上广深”楼市近期大涨,周小川12日明确表示其背后推手“首付贷”是违法的。
央行亦表示将打击提供“首付贷”融资、加大购房杠杆、变相突破住房信贷政策的行为。
保险投资风险?——总体风险可控
除了楼市,虚假繁荣的担忧还存在于保险业。截至2015年底,中国10家保险公司累计投资3650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多家上市公司股票。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股权投资的加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不过他亦表示,要对少数公司收购行为可能引发的风险保持警惕。
项俊波承诺,将强化监管措施,加强风险预警和管控,确保在规则允许和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来进行操作。
国企改革风险?——不会出现下岗潮
中国经济2015年的核心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为标志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过,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国企改革曾带来大批员工下岗。因此,国企在本轮改革中的表现令人担忧。
“现在的底子比原来厚实多了。”中国国资委主任肖亚庆12日强调,现在的企业管理者在新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中,对如何处理好企业发展、员工利益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关系,其把握的能力、掌控的能力都日臻成熟,“不会出现90年代的那种情况,相信企业会处理好。
不良资产风险?——总体风险可控
在融资仍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的情况下,无论股市博弈还是楼市投资,无论保险举牌还是国企改革,一旦出现风险,都会牵连银行。
针对外界对于不良资产上升的担忧,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12日列举了一系列指标: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国际水平更低,资本利润率更优于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他强调,银监会将防患于未然,力排“信用风险、交叉金融产品风险、流动性风险、外部风险”四颗地雷。
- 三银行已启动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 周小川称市场不
- 个人二手房买卖改征增值税有何影响:尚难下结论
- 最高检:今年突出打击金融证券保险领域犯罪
- 两会后国务院将审议营改增方案 涉近1000万户
- 国资委定调今年国企改革:加快重组产能过剩行业
- 二月人民币信贷增长额回落 中长期贷款占比超90
- 望京进化史:下一个中国硅谷 互联网巨头们携手而
- 二月信贷回归常态 两会稳增长信号消解市场疑虑
- 前两个月经济数据喜忧参半 稳增长需继续加码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