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日虽然中间价波动幅度仍处较高水平,但即期汇率逐渐恢复平稳走势,未见恐慌性波动,足见央行奉行的盯住一篮子货币预期管理已初见成效,在经历“新汇改”以及2016年年初的大幅波动后,市场开始用“平常心”对待人民币的合理波动。
然而,离岸市场的情况仍需要引起重视。虽然上周离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并未出现大幅波动,离岸人民币累计贬值0.27%。但离岸人民币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Hibor)利率再次连续出现上涨,其中2月19日隔夜Hibor大涨481个基点至9.265%,创1月12日来最大涨幅。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将逐渐温和收紧,意味着过度充裕时期已结束。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仅凭春节后人民币升值无法得出空头已经离场的结论。现在全天交易基本在中间价上方进行,通常意味着银行体系结售汇总体仍呈逆差,还不能对后市过于乐观。
本周最受关注的全球大事件之一莫过于2月26日-27日于上海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这也被看作是9月即将于杭州召开的G20峰会预热版。眼下正值全球市场波动加剧,业内普遍预期本周的G20会议上,关于全球外汇市场如何加强协作、人民币汇率走势等问题都将成为讨论的焦点。
在2月19日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提出,中国此轮汇改的时间窗口已经关闭,汇率应以稳定为主,不能再产生过大的人民币贬值压力。
李稻葵认为,中国经济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完成十三五初期五大任务的基础就是稳金融,作为稳金融的重要一环,他认为“稳汇率”是眼下的正确选择。
“非常坦率地讲,此时此刻汇率改革的窗口已经关闭。要进行汇率改革,首先需要外部对本国的汇率观点比较一致,在没有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才能将资本账户逐步打开。”
“因为汇率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多余的价格,相当于盲肠,此时此刻影响汇率走势主要来自于金融方面,这个方面汇率应以稳定为主,千万不能产生进一步贬值的巨大压力。”
- 1月金融条件偏紧 对经济增长有抑制
- 人社部:正和财政部协调 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 社保基金去年投资回报率15.14% 另类投资功
- 央行:考核银行定向降准情况与新增贷款增速无关
- 2月放贷强度或和1月持平 政府类融资步入最后狂
- 银行1月突放天量信贷 背后是央行货币政策变魔术
- 央行:宏观审慎评估不单纯考察某一个月的数据
- 消费税或增加更多税目 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
- 经济不确定性增加 美联储纪要抬高3月加息门槛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