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联储纪要,几乎所有美联储官员都谈到美国金融环境更加收紧,体现在股市下跌、信用利差扩大、美元汇率进一步上涨和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加。他们认为,如果这些影响持续下去,可能相当于美联储进一步加息带来的效果,将会成为美国经济下行风险上升的重要因素。官员们认为,进入2016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大幅下挫以及金融市场的大幅动荡,增加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但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与会者仍坚持认为,现在改变对中期经济前景评估为时过早,因为大多数委员认为收紧会持续多久以及对前景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晰。此外,会议纪要显示,与会委员认为劳动力市场改善将继续加强;同时,大多数委员预计通胀水平中期将升至2%。
对于今后加息的时机和节奏,美联储官员一致同意,将取决于未来经济和金融市场形势发展,以及这些形势对美国中期经济增长前景的影响。
再次加息时点恐推迟
对于美联储公布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经济学家大多认为,联储决策者越来越担心全球经济下滑和金融环境恶化影响美国经济。有经济学家认为,纪要表明,在去年12月启动加息后,现在美联储还不愿再次加息。
据统计,在1月会议纪要中,美联储共使用了14次“不确定”、12次“下行风险”或是“下行”,而“上行”只有两次。这凸显了联储决策官员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
加拿大投行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部门高级经济学家萨尔·瓜蒂耶里评论称,在更明确金融环境恶化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以及金融形势会不会进一步恶化以前,美联储不愿再度扣动加息的扳机。他说,如果前景黯淡,美联储可能不会因为迈了货币紧缩的一小步而受到指责,但如果接下来采取一系列(紧缩的)行动,可能就得被怪罪了。
凯投宏观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保尔·阿什沃斯认为,自上月美联储会议结束以来,金融环境已经好转,但下月15-16日召开的美联储会议继续加息的可能性“仍然非常小”。他预计,到今年年中,中国和美国经济崩盘的担忧应该会减少,美国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会更难以忽视。
美国券商AmherstPierpont首席经济学家史蒂夫·斯坦利认为,去年9月金融环境急剧恶化,去年的市场抛售让美联储决策者还记忆犹新。
ITG投资研究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史蒂夫认为,从上月会议纪要看,美联储决策者进一步同意,如果联储对美国经济的近期前景预测会有变化,那也只会是恶化。对于目前的经济增速,决策高官的看法左右摇摆,有些人认为资本支出可能受到抑制,还有些仍预计今年会表现很好。他认为,纪要显示,即使承认去年12月启动加息时美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中国经济放缓成为越来越影响全球经济的问题,美联储决策层也对日趋紧张的金融环境感到意外。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认为,1月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们对未来表示出一定的担心,这意味着3月加息的门槛在变高。考虑到市场大幅波动和通胀预期走低,这个门槛可能现在变得更高。
而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则认为,美联储纪要显示了联储打算改变其2016年的加息路径。
经济形势决定加息节奏
对于未来美联储可能采取的行动,预测不一。美银美林预计,在宏观政策方面,美联储可能先按兵不动,再强调决策依赖数据,释放将无限期延迟加息的信号,然后依次采用降息让利率重归近零水平,若这些方法均告失败再考虑使用负利率。
美银美林还称,资本市场的定价表明未来12个月美国发生经济衰退的概率高达50%。美银美林也因此降低了美联储今年加息次数的预期,认为美联储所说的“循序渐进”货币政策现在指的是今年加息两次,而不是三或四次,美联储在2016年年底前停止加息或者降息的概率高达40%。如果经济衰退进一步加深或者有明确的迹象表明经济增长率出现下滑,美联储只会对此认输。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在6月加息的概率较大。首先,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在12月非农就业报告中,美国的失业率刷新低点并且薪资增长超预期,这表明美国的劳动市场并未受到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仍在继续改善。其次,中期通胀水平达到2%的一致预期并未发生改变。美联储最关注的两个目标在中期均未发生显著改变,待3至6月期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减弱之际,美联储在6月加息的概率依然较大。
- 外媒:欧洲央行即将推出更积极的货币政策
- 银行家开年看经济:在谨慎中看到一丝复苏的希望
- 1月份外汇占款大幅下降6445亿 2月降幅或明
- 央行提升公开市场操作频次 意在建利率走廊减小降
- 巨额新增信贷护航经济稳增长 应警惕房地产市场金
- 多部委发声回应唱空中国论 中央态度十分坚定
- 国外对冲基金唱衰中国银行业 3.5万亿美元损失
- 央行MLF补水并下调利率 银行放贷难字当头
- 央行加码预期管理 货币政策调控迈大步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