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天津市出台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第一批20项政策措施,涉及降低税费负担、人工成本、融资成本、能源资源成本、物流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创业成本等七个方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进入2016年后,包括重庆、宁波、荆门等多地也已出台降低企业成本的相关意见,企业减负步伐较快,力度较大。
记者注意到,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面,业界热议的养老、医疗保险的费率也开始出现松动。比如重庆市就提出,小微企业比照重庆市个体工商户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办法,单位缴费费率执行12%。
多地推礼包为企业减负
负担过重越来越成为拖累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指出,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
对此天津市提出,引导企业用足用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鼓励企业向两个区域集聚,享受资产评估增值分期纳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5年分期缴纳、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企业所得税优惠、5年以上(含5年)非独占许可使用权转让所得税优惠、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向股东转赠股本的个人所得税5年分期缴纳等优惠政策。
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天津市强调,安排60亿元财政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出口型外贸中小企业和涉农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本金损失,将风险补偿比例由50%提高至70%,带动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平均融资成本降低0.5至1个百分点。
同时,天津市规定,降低企业用气、用电价格。一般工商业企业用气价格下调至2.77元/立方米,集中供热企业用气价格下调至2.37元/立方米。自2016年1月1日起,一般工商业企业用电价格平均下调3.13分/千瓦时。
此外,重庆、宁波、荆门等多地也已出台降低企业成本的相关意见。从出台的措施看,涉及费税、融资、补贴、用电等方方面面。
养老保险费率首现下调
企业减负措施中,社会保险缴费率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早在2014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就曾公开表示,现在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确实偏高,“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至50%,企业觉得负担重。
近年来,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方面的相关工作也在不断推进。2015年2月25日和6月24日召开的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分别对失业险、工伤险、生育险费率进行下调,失业保险费率由3%统一降至2%,工伤保险平均费率由1%降至0.75%,将生育保险费率从不超过1%降到不超过0.5%。
不过到目前为止,企业需分别承担20%、10%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率并没有出现调整。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齐传钧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考虑到其他保险对中国企业产生的影响有限,基本养老保险等费率应该有所调降,不过养老保险费率下降的空间较小、难度较大。
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已明确提出要求,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实际上,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一些地方已经率先开始行动。
如天津市提出,困难企业暂时无力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的,经申请并提供担保、抵押,可暂缓缴纳单位应缴部分,期限暂定1年。缓缴的养老保险费不计收滞纳金。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同意,困难企业可以将医疗保险缴费模式由统账结合改为大病统筹,缴费费率由11%调整为8%。生产经营好转后可再改为统账结合模式。
重庆市更是对小微企业降低养老保险缴费一步到位:小微企业比照重庆市个体工商户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办法,单位缴费费率执行12%。
有业内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养老保险等费率相对较高,企业负担重,降低费率较为急迫。不过,受制于目前的收支压力,降费可能很难做到全国“一盘棋”。
- 上月人民币信贷投放创纪录 2.5万亿元能让A股
- 专家:宽松货币政策将继续加码 稳增长需投资挑大
- 五因素导致1月新增贷款暴增 利率下行趋势明显
- 业内人士:上信贷投放明显冲开门红迹象 后续难言
- 八部委加强金融支持工业力度 鼓励推动汽车贷款资
- 上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新高 稳增长政策提振信
- 八部门发布金融支持工业意见 支持企业进行股权融
- 上月信贷投放创历史新高 新增2.5万亿超四万亿
- 发改委研究员:渐进有序是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政策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