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部分高频数据与月度经济数据均显示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保持和稳定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显得非常重要。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经济增速能够保持在7%附近主要依赖金融业。经济增速下行带来的就业失稳和金融风险爆发可能性加大,导致稳增长迫切性上升。
“预计决策层将通过清晰的政策意图提高实体经济投资意愿,疏通宽松政策传导通道。同时宽松货币政策将继续加码,以保持实体经济资金面持续宽松。而基建投资依然是稳增长政策发力的主要抓手。”徐高表示。
在财税政策层面,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预计,若经济形势严峻,或将加码财政支出,向投资倾斜。同时,营改增的范围也将继续扩大,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仍可能不断加码。
就实体经济而言,化解过剩产能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兼并重组”列为化解过剩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并提出“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中央也将设立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化解产能过剩进行奖补,主要用于职工安置。
近期,财政部已经下发《关于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所征收的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此外,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研究制定推动产业重组、处置“僵尸企业”总体方案,提出要利用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加大力度化解钢铁、煤炭等行业的过剩产能。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对于中央提出的化解产能过剩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将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严禁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同时,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来化解产能过剩。加大政策力度引导产能主动退出,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对地方和企业化解产能过剩进行奖补。
- 五因素导致1月新增贷款暴增 利率下行趋势明显
- 业内人士:上信贷投放明显冲开门红迹象 后续难言
- 八部委加强金融支持工业力度 鼓励推动汽车贷款资
- 上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新高 稳增长政策提振信
- 八部门发布金融支持工业意见 支持企业进行股权融
- 上月信贷投放创历史新高 新增2.5万亿超四万亿
- 发改委研究员:渐进有序是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政策基
- 财政部将发100亿元国债 投资者急购避险情绪凸
- 中美央行表态引关注 人民币汇率猴年开局坚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