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指出,我国国际收支格局出现了新变化,从长期以来的基本“双顺差”转为“一顺一逆”。2015年出现的资本流出与外资撤离有本质区别,我国外汇储备仍居世界第一,有利于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资本流动冲击。
2015年,在我国外汇储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新变化。长期以来,我国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基本保持“双顺差”。2015年,这一格局转为“一顺一逆”,即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逆差。
其中,一个让不少人担忧的现象是,2015年,来华直接投资流入减少,这是否反映出外资在“撤退”?“境外投资者仍看好我国的长期投资前景。”外汇局新闻发言人强调,从数据来看,2015年,来华直接投资仍实现净流入2442亿美元。“虽较上年下降16%,但总的来看,净流入规模仍然较大。”
我国国际收支中另一项数据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外汇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3万亿美元,较上年末减少5127亿美元。其中,因国际收支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下降3423亿美元,因汇率、资产价格变动等非交易因素形成的账面价值下降1703亿美元。
一些人认为,我国资本流出就等同于外资撤离,实质上,二者有本质区别。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都决定了我国涉外经济的稳定性,我国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可控。
“2015年,我国出现的资本流出主要是境内银行和企业等主动增持对外资产,并偿还以往的对外融资,与通常所说的外资撤离有着本质区别。”外汇局新闻发言人分析,我国资本流出主要是因为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来经常项目创造的财富都会进入央行储备资产,现在都变成了企业和居民自己持有。一方面储备资产在下降,但另一方面,民间部门的对外净资产在增加。
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资产共增加2727亿美元,在国外存款和对外贷款等其他投资增加969亿美元。对外负债共下降321亿美元,其中,来华直接投资仍流入1841亿美元,而负债下降主要体现在非居民存款下降以及偿还以往年度的贸易融资等。
同时,目前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净资产稳居世界第二位,只要我国经常账户持续顺差,就必然会形成对外净资产增加形式的资本流出。
资本流出是否会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带来风险?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资产和对外资产负债结构都决定了我国有能力抵御外来冲击。
数据显示,我国储备资产仍居世界第一,2015年末,我国储备资产3.3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这有利于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资本流动冲击。
同时,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决定了我国涉外经济的稳定性,也有能力抵御大的冲击。与其他国家对外负债主要是短期股票和债券投资不同,我国主要以来华直接投资为主,具有长期经营、稳定性强的特点,没法“说走就走”。
“资本有进有出也是客观规律。”外汇局新闻发言人表示,2000年以来到2013年,中国资本净流入累计达1.35万亿美元,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资本有序正常流出也是难免的。对于资本和金融账户出现逆差、外汇储备下降的国际收支形势变化,需要客观看待。
- 央行连续实施逆回购 春节期间流动性基本充足
- 社保基金投资将有规可依 强化审计公开等监管措施
- 外媒:中国经济无惧 做空人民币死路一条
- 外汇局放宽QFII投资额度与锁定期 对冲资本外
- TPP起点成前路尚远 今年或开放第二轮申请
- 苏州设计与海顺新材两新股今上市 开盘顶格涨44
- 专家: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偏利空
- 专家:PPP扎根中国须培育投资人市场
- 央行“挤牙膏”挤出2万亿流动性 不愿双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