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数据不好看,但数据背后的真相令人振奋。张超告诉记者,细看结构性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早已在路上。自2010年开始,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逐渐提高,2015年创下了38年以来的新高。
“第三产业中,新兴服务业高速发展,比如互联网应用、交通、通信、文化娱乐、教育、医疗、养老保健等领域发展较快,进而带动相关制造业和投资的增长。所以,判断中国经济走势,既要关注中国经济传统动力点——工业的变化趋势,也要关注新兴增长点的发展趋势。”张超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表示,在2015年,宏观经济结构的很多方面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同时,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虽然呈现高增长态势,但要完全替代还需要一段时间。
“供给侧改革的窗口期,主要集中在2016年和2017年。整个中国经济体的改革进程正与债务扩散、企业盈利能力变化等因素赛跑。因此,‘稳增长’将是2016年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核心目标。但是这个“稳增长”不是简单的速度的稳,而是要让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处于一种相对可控的状态。”刘元春表示。
- 习近平引领中国经济变革:出台330多项改革举措
- 总理透出2016年经济关键词:从去产能推进供给
- 多国央行本周议息 货币“暗战”升级或难免
- 瑞士拟每月向成年公民发1.6万 43%受访者反
- 日央行“下猛药”抗通缩 首次征收负利率
- 借行业转型找下一个风口 地产服务商抢滩新三板
-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取得进展 再通过8个配套文件
- 韩今月制造业不景气 指数降至近7年来最低
- 余永定:人民币即使贬一成中国也不会陷入危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