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6年突破1000亿元到2009年突破5000亿元用时13年;到2015年突破1万亿元,用时仅6年。北京消费市场的重点已明显转向旅游、信息、教育、文化等服务性消费。
大众消费超过集团消费
从商品消费结构的升级上看,2015年吃和穿分别占比19%和7.2%,比重比1996年分别降低了21.3和7.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96年的46.6%下降至2014年的30.8%。同时,北京消费市场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变,信息相关商品增速远高于汽车、家电等传统商品,成为北京消费品市场的主要拉动力量。
此外,统计报告指出,北京商品消费市场回归理性健康发展,大众消费增长快于集团消费。2015年,大众消费增长10.5%,占比达到81.7%;而集团消费仅增长0.7%,占比18.3%,且呈逐年降低趋势。
传统企业触网优势明显
统计报告给出了互联网零售的巨大数字变化。2015年北京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016.9亿元,规模由2009年的不到70亿元扩大了近28倍,同比增长40.2%。
2015年,网上零售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贡献率达到82.6%,是全市消费增长的主要支撑。从比重看,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网上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5%;2014年的该比重为16%。未来一段时间,网上零售仍将是北京消费的增长点之一。
统计报告显示,从北京网上商店和传统企业销售方式看,线上、线下正在呈现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且新模式在未来将更有利于企业发展。具体表现是,“触网”的传统企业拥有明显优势,增长快于“未触网”企业;与之对应,网上商店开“体验店”增势迅猛。
去年,开展网上销售的传统企业达288家,零售额同比增长14.3%,比未涉足线上业务的企业高15.8个百分点。67家网上商店中有17家开展了实体店铺销售,虽然实体店零售额较小,但同比增长7.1倍。
老字号销售半径扩大
值得瞩目的是,2015年,77家限额以上老字号批发零售企业中,13家开展了网上零售业务,商品涉及食品、服装鞋帽、药品和图书等,实现网上零售额7亿元。虽然规模仍较小,但近6倍的增速远远高于老字号企业整体增速,也远高于全市网上零售增速。
同时,老字号餐饮企业通过团购网站、外卖网站等新媒体形式进行推广。去年,26家限额以上老字号餐饮企业中,5家企业通过互联网渠道实现餐费收入为2115.4万元,同比增长58.6%。“互联网+老字号”的强强联合商业新模式扩大了企业销售半径,一些老字号企业销往外省的订单占比达到70%左右。
- 二手车电商烧钱效果有局限性 转化率仅有万分之几
- 上海跨境电商发展迅速 销售额同比激增10.2倍
- O2O行业烧钱模式趋冷 专家建议提高政策宽容
- 多家快递公司公告春节不放假 在时效价格上有差别
- 后市场O2O加快洗牌 政策助力“透明化”
- 推动作用明显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托举外贸增长
- 发展服务贸易“戏份”加重 将呈现多样性
- 二手车O2O砸来一成市场 转化率成行业魔咒
- 电商市场被国货抢占 外资日化品牌重寻出路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