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今年将安排大量财政资金,加快弥补教育、医疗及住房保障等突出短板。市财政预算草案于昨日提请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相关报告显示,今年将根据各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制,将专项资金、政府性基金和政府投资计划分类分步纳入部门预算管理。2016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总收入预计为3004亿元,扣除相关费用后,支出规模为2373亿元。其中住房保障、公共安全及社会保障就业等均被列入重点领域,预算支出规模均大幅上涨。
去年土地出让收入726亿元
去年是深圳财政丰收的一年,收入总量已达到中等以上省级规模。据市财政委主任汤暑葵介绍,2015年,来源于深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7239亿元,比2014年实现数增长30.2%。其中中央级收入实现4512亿元,增长29.7%,地方级收入实现2727亿元,增长30.9%。
按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占比划分,全市地方级税收收入完成2272亿元,非税收入完成455亿元。加上上级补助、调入资金等,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为4415亿元,同时总支出为4265亿元,收支相抵后结转结余1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财政预算报告显示,2015年深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到726亿元,同比增长41%。汤暑葵解释,由于深圳市基准地价标准调高,加之招拍挂溢价率较高,总地价上升导致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前海土地出让收入实际缴纳款大幅增加。
一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245亿元
南都记者了解到,去年深圳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三,增速分别比全国地方级和广东省高21.5和14.8个百分点。每平方公里产出财税收入3.6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深圳的“富有”程度早已皆知,据媒体此前报道,深圳去年一次性就“打扫”出上千亿元的“沉淀资金”,存量资金怎么花也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据汤暑葵介绍,按照国务院规定,去年深圳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245.3亿元,统筹安排之后,主要投向了地铁轨道交通三期建设、机场三跑道及T4航站区围填海工程、市内高速公路回购、保障性住房回购等事关这座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据统计,2015年全市九大类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支出2373亿元,同比增长63.2%。
在备受关注的“三公”经费方面,深圳市2015年这项经费预算控制数为3.43亿元,在大力压缩之后,预计去年“三公”经费执行数为2.57亿元,比控制数降低0.86亿元。
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4084亿元
对于公共预算收入,汤暑葵透露,今年有望保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增速,维持平稳增长。不过,根据国务院规定,由于2016年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地方原分享的3%部分将全部上划中央,预计对深圳全市收入增幅影响超过1个百分点。同时,去年深圳资本市场火爆,导致大幅提高了金融保险业营业税基数,由于该税种为市本级专享税,2016年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基于以上考虑,汤暑葵表示,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3055亿元,比2015年实现数增长12%。加上体制结算收入、上年结转结余收入以及调入资金等,总收入预计为4084亿元。按收支平衡的原则,今年深圳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相应为4084亿元,
在土地使用权出让方面,受土地出让进度影响,国土基金收入相比去年的726亿元预计将大幅减少。
今年住房保障支出或增长两倍
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今年深圳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规模预计为3004亿元,扣除上下级财政体制性支出560亿元、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1亿元和增设预算周转金60亿元后,2016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为2373亿元。这2373亿元今年将主要用于教育、公共安全医疗及住房保障等诸多重点领域。
去年以来,深圳房价呈现大幅度上涨态势,不少区域甚至翻倍增长,高房价削减了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对此,在今年的财政支出预算中,政府有针对性地提升了住房保障支出规模,达到134.4亿元,相比去年的43.7亿元增长超过两倍。
从财政预算来看,深圳对住房保障投入力度可谓空前。汤暑葵表示,深圳将推动多渠道筹集保障房房源,新增预留保障性住房专项资金100亿元。除年度中常规的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支出外,其他主要支出将包括政府住房基金,2016年起从政府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相应安排支出8.8亿元,主要用于保障住房建设及管理维护;安排市属公立医疗机构住房公积金和房改补贴补助4.9亿元。此外还将安排人才安居工程专项资金5.7亿元,为符合深圳市相关认定标准的人才提供租房补贴或公共租赁住房。
- 水泥去产能海螺样本 收购西部水泥整合陕西市场
- 今年全国楼市两级分化加剧 去库存形势不容乐观
- 去年一线城市楼面价上涨80%市场风险加大
- 一线城市拿地门槛高 房企参与旧改力争多赢
- 南京房价涨幅疑遭熔断 上市面积不得少于3万平
- 杭州单价超4万公寓2578套 消耗现有存量要1
- 专家:只要有利润 楼市去库存会没完没了
- 楼市复苏助推佳兆业复盘 华东项目或将解封
- 港资房企价值亮红灯 新世界中国私有化显疲态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