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宏观审慎监管 货币监管理念重大转变

金融投资  2016-1-27 11:02:2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为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更加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并适应资产多元化的趋势,央行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PrudentialAssessment,简称MPA)。这是我国央行监管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   

 

  为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更加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并适应资产多元化的趋势,央行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PrudentialAssessment,简称MPA)。这是我国央行监管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

  宏观审慎监管是什么

  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主要国际监管组织,还没有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定义达成一致意见。纵观各类定义,可以将宏观审慎监管看作是一种从整体金融体系视角出发,以降低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为主要目标的维持金融稳定的监管方式。

  最终目标与操作目标。从最终目标看,宏观审慎监管旨在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稳定,同时减少或者避免金融体系不稳定带来的宏观经济波动。从操作目标看,宏观审慎监管的目的在于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如何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一是防范金融机构间相关的、共有的风险;二是防范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间相关的、共有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现代金融机构相同或相似的资产类别风险,以及机构之间业务的交叉所导致的间接风险。而金融体系的特性够将系统性风险在经济繁荣时提升,在经济不景气时“雪上加霜”,抑制体系内部的顺周期性以提高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衰退及其他负面冲击的恢复能力,从而降低系统性风险就成为另一个监管目标。

  监管工具。宏观审慎的主要监管工具根据各国际监管组织要求和各国实践的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包括三大类。一是信贷相关的工具,包括LTV(按揭贷款与房产价值比率)上限、外币贷款上限等;二是流动性相关的工具,包括准备金要求、限制期限错配等;三是资本金相关的工具,包括逆周期资本金要求、动态准备金要求等。

  宏观审慎的发展历史

  “宏观审慎”(macroprudential)作为专业术语首次在国际范围内是在1979年6月库克委员会(CookeCommittee)(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前身)的一次会议中。这次会议提出:“我们所关注的微观经济问题中的微观审慎问题,一旦开始融入宏观经济问题时,就应该被称为宏观审慎问题。我们对宏观审慎问题保持合理关注,并把这些问题与我们关注范围内的宏观经济问题联系起来。”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将宏观审慎监管再次带入人们的视线,开始广泛引起金融监管者的重视。1999年后,国际金融界展开了对宏观审慎指标评估的研究,并在针对一些金融部门评估中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指标开始成为评价一个国家金融体系强健程度的重要指标。2000年,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Crockett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进行了较系统的阐释,成为宏观审慎监管概念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真正将宏观审慎管理从理论界拉向监管实践。微观审慎监管所出现的问题让宏观审慎得到空前重视。在实践中,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风险防范、银行资本标准对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影响以及对与宏观经济相关联的金融系统风险性的监测尤其受到关注。

  目前,国际监管组织中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推出的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的巴塞尔III协议成为宏观审慎监管的里程碑式文件。与基于微观审慎角度的巴塞尔II相比,巴塞尔III从微观审慎角度加强了对资本数量、质量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从宏观审慎角度,引入了针对系统性风险时间维度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资本留存缓冲、杠杆率要求。同时,引入了针对系统性风险横截面维度的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附加,并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如此扩大了的监管范围正切合了宏观审慎监管中对“系统”问题的重视。

  为何转向宏观审慎监管体系

  虽然在1998年和2008年,我国并没有爆发重大的金融危机,但是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金融体系并不是没有系统性风险。

  一是银行业与房地产业、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产能过剩行业的关联较紧密,在产能过剩矛盾不断积累、地方政府财政体系改革以及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调整的状况下,风险暴露必须引起关注。二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还未彻底实现,利率“双轨制”下带来的套利空间仍然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这些企业都存在较严重的融资难问题,从而大量影子银行或者类影子银行的金融行为快速发展,在监管滞后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及银信合作、券商通道的火爆、私人借贷行业的乱象暴露出了很多风险。

  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建立宏观审慎的监管体系有利于我国利用更有效的监管框架分析、研究和化解我们遇到的金融体系风险,有利于监管当局站在整个金融体系的层面上考虑监管问题,以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出现。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正如上所述,对宏观审慎管理的定义和工具仍然存在认识差别,但是总体上看宏观审慎监管经常使用三类工具。这三类工具对货币政策将有一定影响。

  逆周期资本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能够增强金融体系的弹性,并降低信贷周期。如果遇见金融危机,那么出于机构自身的理性行为,银行降低对实体经济信贷的供给,即便货币政策利率大幅度下降,也难以促使银行放贷。逆周期资本缓冲带来更高的资本缓冲空间,使得货币政策信贷供给的传导渠道保持通畅。即当执行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时,用来抵消更严格的信贷条件的货币政策的需求降低。

  LTV比率限制政策。LTV比率限制政策能降低房地产投资和住户消费对金融冲击的反应,部分缓解了金融体系顺周期性自我加速机制。有了LTV限制,部分的替代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不用在经济繁荣时仅仅通过货币政策来降温,实施过紧的货币政策。同时,IMF的研究发现,较低的LTV值也会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准备金要求。这是宏观审慎政策影响信贷的工具。当准备金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准备金要求相当于对贷款进行征税,进而加大存贷款利差,降低对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从而实现对信贷行为的影响。同时,研究发现准备金要求的上升会导致汇率贬值,影响一国的资本流入。

  总体来说,三种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都对货币政策有一定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看,能够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实现成效。当然,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都有不同,在实践中,可能出现更多值得研究的现象。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360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演艺产业现状与供需平衡分析

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情况(1)演出场次2013年国内音乐类演出总场次1.65万场,票房总收入达43.06亿,占演出...[详细]

中国不锈钢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

我国不锈钢行业市场规模我国目前的不锈钢生产能力和规模远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的消费需求,而我国不锈钢行业有极好的市...[详细]

中国婴儿奶粉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详细]

园林绿化行业结构分散 探析未来发展四

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功能要求和经营目的,与林业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以取材为主,一个是以环...[详细]

内蒙古和山西地区LPG行业市场供需现

内蒙古LPG1.1市场现状内蒙古具有自身特色的石油和化工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在石化产业构成中,煤化工在全国已占有...[详细]

中国陶瓷行业竞争激烈 艺术陶瓷成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收藏观赏性艺术陶瓷市场日益红火,并由此推动了国内艺术陶瓷制作的产业化进程。一、国内陶瓷...[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