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去库存”正式在2016年上升为“国家任务”。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去库存为2016年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然而弄清中国房地产的库存数量是首要前提。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2015年商品房待售面积首次突破“7亿”大关,达到7.18亿平方米。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梳理发现,近5年商品房待售面积呈阶梯级增长,平均每年增加1亿平方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末至2009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均未突破2亿平方米,其中200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仅为1.34亿平方米。2008年以来,中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呈不断增加态势。而2015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高达7.18亿平方米,创下历史新高,接近2007年一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07年到2015年的9年时间,中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增加了4倍多。
专家认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低估了待售库存的规模,实际库存规模远远大于披露的数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指出,楼市高库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痛点,一旦计入潜在库存数据,中国楼市的库存数量可能倍增。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常说的楼市“去库存”,指的是待售商品住房建筑面积的消化情况,包括两部分,一是报告期已竣工可供销售,但尚未销售的商品房建筑面积累积值;二是报告期处于施工或新开工状态(半成品)并已经批准预售但尚未销售出去的商品房建筑面积累计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此前发布报告认为,2015年房地产市场库存高企,去化压力增大,商品住房过剩总库存高达21亿平方米,仅现房库存去化就需23个至24个月。
在北京华远集团原董事长任志强看来,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有相当一部分库存是无法消化的。“以全国房地产一年近13亿平方米的销售面积来看,接近7亿平方米的库存并不算多。但问题在于,这其中有大量库存属于很难消化的部分。换句话说,只能炸掉,不会因为任何政策而消化掉。”
不过专家也表示,“高库存”是楼市运行的重要特征,也不完全是坏事,不能高估“高库存”的负面影响。
- 我国7亿平米商品房待售 任志强:有些库存只能炸
- 暂住证变居住证 在京外地购房人贷款需求将释放
- 调研显示上海购房指数大涨将近6年最高点
- 2015年中国房企总销售金额达3.5万亿元
- 中科院发布经济预算 房价仍将延续稳增态势
- 北京去年商品房成交量价齐增 二手房成交量达6年
- 房企去年融资规模增两倍 利率低发债等于赚钱
- 房贷利率本月起下调两成 要到2月才会有明显感受
- 上月百城房价环比上涨 机构预测今年将保持上涨态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