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保部公布了2015年第二批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弄虚作假典型违法案例,中国建材和晨鸣纸业的下属企业赫然在列。至此,加上6月份公布的3家上市公司关联方,今年因自动监控数据造假被曝光的上市公司关联方达5家,占被曝光企业总数的1/3。
中国建材为港交所上市公司。文件显示,公司旗下重庆市綦江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在其废气自动监控设施上私自加装了过滤、吸收装置,被当地环保部门处以5万元罚款,实施人陈某被行政拘留5日。该企业称,当日因排放污染物浓度较高,担心数据超标受到行政处罚,对自动监控设施采样管线进行了破坏,加装了过滤、吸收装置。
而通过查阅历史信息发现,这并不是该企业首次对自动监测数据造假。去年11月,该企业曾因改变自动监控设施数据传输线路而被处以10万元的上限罚款。不仅如此,该企业还曾因为未按期完成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任务受罚。
另一家黑龙江省富裕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晨鸣纸业的全资子公司。环保部门在现场检查中发现该企业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利用地下暗管,将污水处理站沉淀池产生的泥水混合物直接排入厂外冲灰水池,最终排入天然泡泽外。环保部门对该企业罚款10万元,责令其立即拆除暗管并停产整治,并将案件移送市公安局,对该公司主管副总经理和污水处理站主任分别作出行政拘留10日、15日的处罚;二是运维公司对氮氧化物转换系数造假。环保部门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处罚款3万元。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是当前环保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线监测数据质量也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今日发布的“上市公司污染源在线监测风险排行榜”(以下简称“环保榜”)显示,监测周期内,共有16家企业上榜且仅有4家环境风险指数超过60。针对这一现象,项目小组分析师表示,未上榜不代表实现了达标排放。“本期榜单中很多‘老面孔’并未上榜,主要是由于监测期内无数据、数据异常低或突变倍数过大等原因。”
上周末,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对环境监测体制改革实施提出意见。项目小组分析师认为,文件第四条强调了在污染源监测中政府的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该分析师表示,“后续在线监测数据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发挥更大作用,不论对于执法,还是对于公众监督都意义重大。”
关于企业排放标准的免责声明
本榜单中所涉及的企业排放标准取自各环保部门公开的企业自行监测在线平台,对因原始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或准确性造成的后果,概不负责。
- 佳兆业境内债务重组临近尾声 中信300亿元驰援
- 碧桂园在马来西亚掷超2500亿元造新城
- 山东山水经营陷入困境 集团或出现破产重组可能
- 华远地产苦战长沙 存货直逼160亿
- 前三季大龙地产净利骤降70% 筹划重心回归北京
- 宝能强购万科如此执着 圈内人称姚振华不把王石当
- 万科A股东之争引机构减筹 基金坐观“龙虎斗”
- 中国建筑前11月地产销售额约1380亿 将同比
- 保利地产百亿定增申请已获批 计划用于深耕重点城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