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上涨带动房价回暖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化解房地产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今年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了包括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公积金政策调整等一系列房地产优惠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具体看,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与上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7个,上涨的有33个,持平的10个;与去年同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9个,上涨的城市21个。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对此分析称,政策效果不断显现,房价环比上涨城市增加,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为33个和40个,分别比上月增加6个和2个;价格环比涨幅有所扩大。同时,同比房价上涨城市个数继续增加,涨幅持续扩大。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11月全国主要的54城市,合计住宅签约达到28.5万套,环比上涨2.4%;前11个月累计成交套数达到268.36万套,同比上涨14.3%。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政策刺激下,房地产“暖冬”出现。“虽然金九成色不足,但银十到11月住宅市场成交明显上涨,市场成交水平仍处高位,成交量整体回暖带动全国房价呈现上涨走势,楼市出现了“暖冬”。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总体上行趋势明显。”
去库存压力仍待政策宽松
11月份70个城市中,有43个城市房价止跌或上涨,但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化仍在。一线城市中,深圳稳居涨幅首位,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上涨2.9%,同比上涨44.6%;上海、北京、广州涨幅分别为15.4%、9.6%、8.2%。11月同比跌幅最大的三个城市为湛江、锦州和丹东,分别为5.6%、5.3%和5.0%。
刘建伟分析指出,一二线城市继续有所分化。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与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均上涨且涨幅相对较大,涨幅分别比上月扩大2.4和1.2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前11月重点房企今年以来销售业绩好于去年同期,在上涨背后仍然存在不乐观因素,购地销售比处于低位。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770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增速比1-10月回落0.7个百分点。单月投资增速-5.1%,已连续4个月负增长。前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和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幅分别为-14.7%和-33.1%,继续拖累投资下行。
“与销售稳步提升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投资的持续低迷,反映出开发企业对资金运用于拿地和扩大开工等建设活动的谨慎。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库存压力仍然很大。消化库存难度不小,政策宽松预期加大。接下来去库存可供选择的政策储备有:进一步下调非限购城市商贷首付比例至20%、降低二手房交易税费、提高部分城市公积金贷款额度、加大重点城市土地供应等。”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夏丹认为。
- 70个大中城市房价11月份涨幅有所扩大
- 中国楼市“去库存”空间 只卖不建存量也够卖几
-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持续升温 豪宅市场压力加大
- 楼市去库存政策强烈 房产股上演涨停潮
- 11月大中城市房价涨幅略有扩大 一线城市明显加
- 33城房价11月环比上涨 深圳同比涨44.6%
- 市场需求下降 操盘难度大京城商业用地遇寒流
- 解读11月房价数据:政策效果显现 涨幅略有扩大
- 深圳作为今年全国房价上涨领头羊 楼市火爆还能延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