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靠挤压?
已经沉寂了数月的易到用车携乐视投资的7亿美元“重返”专车市场,但这次“烧钱”却似乎并不自信。
多位易到用车司机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易到用车变相拿司机端收入去补贴用户。易到用车司机李师傅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针对舒适型汽车司机端征收的平台使用费已经从原来的每单车费的23%涨至每单车费的26%。“易到用车平台最近在开展充100元送100元的活动,司机的单量有所上升,司机们都想多跑几单多赚钱,但是平台费上涨导致司机多拉活儿钱却没有之前赚得多。”另一位易到用车司机王师傅表示,与滴滴、Uber等平台相比,易到用车的订单量少,但之前的平台使用费略低于滴滴专车,“活儿少扣得少,现在是活儿多扣得多,这样下去也赚不到钱,我打算转到其他平台试一试”。据滴滴平台的一位专车司机透露,滴滴出行平台针对司机端征收的平台使用费约为每单车费的24%,Uber旗下的人民优步没有平台使用费。
针对上述司机反映的情况,北京商报记者昨日联系到易到用车公关部相关负责人,但直至发稿时并未收到官方回复。据记者了解,易到用车于10月末官方宣布获得乐视汽车7亿美元D轮投资,易到用车为此出让70%股份。11月17日,易到用车推出充值满送活动。据易到用车官方数据显示,该活动开启5小时后,平台充值总额突破1000万元、参与用户超过1.7万人,人均充值金额约600元。
无奈的挣扎
烧钱夺用户的同时“榨”司机的“收成”,易到用车的目的或许是“温饱”。在互联网分析师于斌看来,易到用车市场占有率不高,融资后首要任务是获取新用户和拉回曾经流失的用户,但现在行动已晚。滴滴、神州、Uber三足鼎力格局已定,市场上专车新用户所剩无几,此时易到用车烧钱抢用户也只可能是“温饱”。
据Analysys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数据显示,易到用车活跃用户覆盖率为2.7%排名第四,列滴滴快的82.3%、Uber14.9%和神州专车10.7%之后。另据易观智库千帆数据显示,三季度,易到用车以42.3%的活跃用户平均次月留存率在专车平台垫底。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旭认为,易到用车大力度补贴用户的目的是要重新获取用户,出行O2O市场目前依然是一个用户忠诚度比较低的行业,易到用车补贴用户能够获得一些用户,但维持企业发展的显然不能只靠补贴,提升平台服务质量才更重要。
押宝单业务模式
易到用车的压力不止来自滴滴等现有的专车平台,首汽约车、如约租车等正规专车的加快入局也在触动易到用车的神经,毕竟易到用车还是私家车挂靠的形式为主,与交通部此前发布的“专车新政”征求意见稿提出的私家车禁止做专车要求并不相符。
于斌表示,面对国家专车新政,滴滴、Uber等平台都已经开始转型,希望通过多个业务线条的拓展,获取更多用户和资本关注,只有易到用车依靠单一的专车业务竞争。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滴滴日前宣布将上线拼车业务,加之之前上线的巴士、顺风车、代驾等业务,滴滴已经实现多业务发展;Uber方面也公开表示即将在全国推广顺风车业务,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业务正是政府明确表示支持的业务方向。不过,在张旭看来,以易到用车当前所处的形势来看,利用现有资源多业务推广发展不如集中精力做好专车服务,“曾经易到用车也涉猎过大巴、搭车等业务,但是因为平台缺少必要的补贴,导致业务最终流产”。
- 易到用车市场占有率仅剩个位数 被质疑榨司机收成
- 为何大众不把美国市场的补偿办法推广至欧洲?
- 本田拟延长职工退休年龄为5年 工资为原先的80
- 滴滴专车年前将突破400城 拟正式上线快车拼车
- 滴滴烧钱大战不能停 欲推快车拼车踢馆拼车市场
- 日照钢铁官方已发布声明 澄清减产减员传闻
- 保时捷谨慎布局中国:战略提速国产并非明智之举
- 大众中国转身:或从大象到兔子
- 快车司机被罚将起诉滴滴索赔 认为滴滴母公司涉嫌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