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大利亚《时代报》11月15日报道,然而短期内,这些最受追捧的母乳替代品的短缺情况似乎没有多少机会得到缓解,因为在中国,它们的价格是澳大利亚价格的五倍。
报道称,热销奶粉商贝拉米有机奶粉告诉父母和零售商说,供应情况将在本月底得到改善。其他供应商说,他们正在24小时加班加点增加库存。但随着中国取消了独生子女政策,供应商追逐利润丰厚的亚洲市场,再加上新供应商上线和牛群增加还有明显的滞后时间,短缺情况可能会持续下去,即使没有光棍节这样的购买盛宴。
对于父母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他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货架上寻找他们喜欢的配方奶粉,或者经历为宝宝寻找另一种配方奶粉的麻烦。
报道称,联邦政府的回应是混乱的。巴纳比·乔伊斯称赞这场危机恰恰反映了澳大利亚“清洁与绿色”的形象,宣称市场会理顺这个问题。澳大利亚的声誉对于制造商来说意味着激动人心的未来发展,特别是有了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但对焦虑的家庭来说,这根本不算是安慰。到目前为止,市场并没有伸出援手。
参议员理查德·科尔贝克试图以一个更灵活的办法,与大的零售商达成一个解决方案,结果是好坏参半。
报道称,母亲请求零售商限制销售,阻止大量购买并把它们销售到灰色市场上的牟利者。特别是伍尔沃思公司引起了她们的不满。最多购买8罐奶粉的限制要比竞争对手宽松得多,而且随意性大。值得称道的是它们把上限削减到4罐。
当然,依赖配方奶粉来喂养孩子的父母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而不是这种不确定的、零敲碎打的做法。新西兰和香港等地方都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解决中国内地需求膨胀对当地人的影响。澳大利亚的政府也要这样做。
奶粉短缺的核心是在中国,妈妈们放弃了母乳喂养的方式,因为无良商家妄言婴幼儿配方奶粉更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在10年内,纯母乳喂养率从超过60%下降到不足30%,随之而来的是婴儿被感染的风险。
报道称,中国有制止这种误导性营销的法律,但却没有执行。作为一名优秀的世界公民,再加上有婴幼儿配方奶粉供应商的支持,必须鼓励中国打击不诚信营销,鼓励母乳喂养。
报道称,同样在澳大利亚,准妈妈们必须鼓励母乳喂养。他们应该摒弃近期奶粉抢购所带来的一种印象,即婴幼儿配方奶粉比母乳更可取。情况并不是这样。对于所有的孩子而言,无论他们在哪个国家,母乳都是最好的。
- “二线”品牌洋酒为何会成走私重灾区
- 啤酒花无心经营61亿卖壳求生:业绩两年下降超过
- 进口葡萄酒不贴中文标签被诉赔偿
- 电商卖酒线上线下通吃 传统酒商却腹背受敌
- 我国鸡蛋价格走势规律大分析
- 山寨大米:黑龙江扣押涉假冒五常大米200多吨
- 中国双11购物狂欢节致澳大利亚奶粉荒了
- 国务院官员: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三大重要问题
- 部分企业借双十一清库存 付20元邮费即能抢奶粉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