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双创”已成燎原之势 成都打造中国创业城市新标杆

其他行业  2015-11-16 16:40:3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曾途正尝试掀起一场企业信息革命,这位年轻人正计划用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就像蒸汽机的发明带来工业革命,电商的发展带来生活巨变,大数据的崛起也正带来商业改革”。

 

  曾途正尝试掀起一场企业信息革命,这位年轻人正计划用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就像蒸汽机的发明带来工业革命,电商的发展带来生活巨变,大数据的崛起也正带来商业改革”。

  他在成都所创立的数联铭品(BBD)是全球领先的企业数据服务智库,致力于整合最有效的金融数据,通过科学挖掘与计算,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上亿家企业进行画像。

  在中国的西部重镇成都,有更多像曾途一样的人正在书写精彩的商业故事。11月9日,曾途和他的小伙伴们迎来了一个属于他们的节日:2015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来自全球的创新创业者、资本大鳄和来自各国的政府官员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将一个个想法、科研成果转化为新的产业。

  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年轻创业者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蓉漂”。而他们所在的城市——成都,正以“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城市品牌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熟知,在全国“双创”大潮中成为支撑和引领者。

  星火燎原

  “我们看到了传统行业的痛点,所以找到了创业的机会。”黄睿说。

  高校驾考团作为全国首家高校驾考第三方担保服务平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其CEO黄睿带着自己的团队,开始了在蓉城的打拼岁月,真正融入成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火热浪潮。

  那是2015年的2月8日,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座无虚席。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启动,首场“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拉开序幕。

  “创业是一条很苦的路,但成都舒适的生活环境,丰富的人才资源,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创业成本,都让我坚信‘蓉漂’更沉得住气,也更容易获得成功。”坐在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移动互联创业大厦5层的办公室里,成都冷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詹博瀚言语中,透露着从容与淡定。

  在成都创业后,得益于国内冷链物流的迅猛发展及成都产业配套和创业政策支撑,冷云能源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获得了多家国内大型制冷设备商和冷链运营商的认可。谈及企业的高速发展,詹博瀚认为比成都“自然环境”更美好的是创业者“政策环境”——“从高新区到市上再到省里,有各种配套资金可以申请,公司刚落户就领走了几项创业启动补贴的‘红包’,发展也因此获益。”

  显然,“蓉漂”已经成为中国“双创”图谱上重要的力量,对于创业者来说,已成为一张有磁性和吸引力的招牌,让无数心怀创业梦想的青年才俊圆梦成都。

  “为什么选择在成都创业?边喝茶边交流,边创新边创业,我喜欢这种符合年轻人的创业方式。”袁旭说,在成都,每个月有20多场创新创业活动,几乎每天都有年轻人在这个城市迈出创业的第一步。而像“蓉创茶馆”这种利用成都人一直以来在茶馆进行商务谈判的传统,吸引了很多创新创业者。

  成都承接“双创”东风,落实国家、四川省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部署。在新常态下,积极推进“双创”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改革,以创新创业为轴,驱动经济发展新引擎。成都市委、市政府结合自身实际,配套出台共计38项政策文件,初步形成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体系。

  成都创新创业工作已显现成效,今年1-9月,成都新增创业板上市企业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8家,新增注册资本4836.1亿元,同比增长94.4%;成都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8万户,新增注册资本总额4836.1亿元。新登记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类市场主体近6000户,同比增长48.6%,预计全年将突破10000户。

  同时,创投机构投资热情高涨。今年已有31家创投机构在成都登记备案,310多家创投机构在蓉参与创业投资,支持创业项目225个,投资总额33.4亿元。其中不乏创投界大咖,今年6月,俞敏洪作为合伙人之一的宏泰基金就将其在国内首个子基金设于成都。

  “成都还要努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把更多俗称创新创业‘新四军’的青年大学生、科技人员、海归人才、企业连续创业者,加快转变成创业者,转变成企业家,转变成城市发展的新型商业力量,以此提高城市竞争力,让城市有更好的未来。”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业第四城

  9月14日,成都高新区——波士顿招才引智推介会暨“创业天府·菁蓉汇”波士顿生物专场举行。此次活动是成都首次到美国波士顿进行生物产业推介,吸引了来自波士顿、华盛顿、纽约等地的100多名科学家、企业家代表参加。

  11月9日,有“国赛”之称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成都站”行业总决赛正式启动。大赛共分为7大行业领域,此次是文化创意行业总决赛首次落户成都,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企业和团队共200人出席。

  显然,“双创”让当下成都有了新标签,“成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如果说在过去,成都给人留下的是美食、深厚的文化积淀及幸福生活状态的话,那么今天,在‘双创’的当下,成都这个魅力之城,应该加上一个新的标签,就是成都市正在努力打造‘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表示。

  在众多创新创业城市排行榜中,成都更是名列前茅。今年5月,清科集团发布报告称,国内创新创业已形成北京、上海、深圳加武汉、成都的“3+2”格局;今年7月,阿里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报告,提出“中国硅谷”将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六大创新创业城市;今年8月,《财富》杂志(中文版)将成都评为“2015中国十大创业城市”。

  外界对成都有着更高的期待。“北京、上海显而易见是两大创业都市,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创业企业长大的深圳,就是第三个创业都市。”那么第四个呢?《创业家》杂志总编辑兼社长牛文文表示,虽然大家有许多推测,但与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杭州、武汉、广州相比,成都“弯”道超车的结果是,可能成为中国创业“第四城”。

  如何实现“弯”道超车?成都有着怎样的优势?“成都是中国互联网,尤其是手游的重镇,聚集了非常多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很多公司的研发基地也落户在这里。”在牛文文看来,成都就像硅谷一样,是一个有文化创意的生活都市,又拥有创业基础,加上政府全力打造的创业服务平台,就会发生化学反应。

  而这种反应的最终表现就是,年初到现在,成都新注册的创业企业数以万计,带动的创业人群达到了百万,大量社会资金向创业领域倾斜、投放,“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它意味着成都的创业不仅仅只是气氛,而是一种事实。”

  这种化学反应与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显然是分不开的。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表示,在与成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接触中,他听到了成都市对于“双创”的理解。

  “‘双创’对于成都在新常态下实现产业升级,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就业和增加民生福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很认同。党和政府在观念、政策上重视扶持,是非常重要的支撑。”

  陈章良还特别赞许成都对创新创业者“实实在在”的扶持。他说自己曾多年在高校工作,非常了解刚毕业、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的需求,当他了解到成都辟出很多场地,供这些大学生免费使用,他觉得这些帮助非常实在,“这就为这些年轻人创新创业提供了可靠的空间”。

  陈章良所赞赏的政策即是成都出台的《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成都十条”)中,鼓励在蓉高校开展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管理改革,着力破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枷锁”,支持成果发明人开展成果转化实施,赋予创新者更大自主支配权,获得了政产学研用各方普遍欢迎,被誉为“最接地气”的科技改革。

  政策环境是成都特有的城市品质。各种政策利好,为创客们提供了“阳光雨露”。《创新型城市建设2025规划》《“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15—2025)》相继出台,打造企业能力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发展工程等“六大科技创新工程”;《成都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实施,创新推出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度、试行小额经营社区备案制度等制度;在人事流动、金融扶持、平台搭建、大学生创业就业、小微企业扶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资助等方面,出台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的7大类46条政策。

  显然,成都大力推动“双创”工作,既是按照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双创”的部署,是成都城市发展的内在使然,也是成都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在经济总量迈入万亿级、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下,成都通过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找到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提供了一个城市转型增长的探索经验。

  孵化2.0

  10月19日,全国“双创周”四川分会场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在成都市举行的“创业天府·菁蓉汇”成华专场活动上,伽玛能谱仪等6个路演项目一举拿下投资机构近1.2亿元的投资意向。

  在这些创业路演中,牛文文见证了成都双创成果的落地。从最初担任“创业天府·菁蓉汇”路演活动的导师,到选址成都金牛区科技大厦设立全球路演中心,牛文文这位做创业服务的“老兵”,此前的10多个月时间里,一直活跃在成都创业圈。

  在全球创新创业生态峰会上,牛文文按捺不住地表达出一种观点:“在我看来,菁蓉汇加科创通,让成都进入创新创业2.0服务状态。”牛文文说,成都不再单独依赖外地来的或本地来的创业服务机构,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生态。“我相信成都在未来一定能成为中国创新创业大潮的‘排头兵’。”

  何为2.0时代?牛文文的解释是,成都启动了“创业天府·菁蓉汇”,为创业者、投资者提供接口,把所有在蓉做创新创业的服务机构吸引到了一起,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

  其次,成都还打造了“科创通”,庞大的数据库里容纳了几乎所有的政务服务,不单纯依赖线下的创业大街,以及外地或本地的创业服务机构,而是将它搬到网上,形成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创业服务生态。

  正是这种生态的打造,将促使成都“弯”道超车。据了解,今年1-9月,“菁蓉汇”已举办主题活动11场,89个主体活动路演项目达成意向投资金额9.6亿元。

  孵化器是孕育创新创业企业的“母体”,孵化器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创业者能否成功创业。按照成都官方的规划,打造“菁蓉汇”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帮助青年创业者激发创业灵感、获得创业资金、解答创业疑惑、交流创业经验,成为升级版“巴菲特盛宴”。

  自今年2月启动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以来,成都已建立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和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并建成各类孵化器121家,孵化面积达1150万平方米,形成较完整的企业孵化培育体系。

  同时,成都创办的“菁蓉汇”等品牌活动成为影响广泛的创新创业对接平台。成都市通过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创业者、投资人、企业家现场对话,实现了“知本”和“资本”的有效对接,继而推动了高效创业的热潮。

  电子科大创业者朱晓章领衔的“鹰眼”创业项目,亦是如此。“鹰眼”是在三维空间中对目标进行厘米级精确定位,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轨迹追踪、距离监测、区域报警、摄像联动、行为分析等。

  今年4月在“菁蓉汇”电子科大专场中亮相后,朱晓章团队就收到了数家创投机构的邀请,“眼下项目已完成了天使轮和A轮的融投资,整体估值超过1亿元。”

  “成都拥有7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平均每年有28万高校毕业生,他们是成都创新创业的源动力。”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鼓励在蓉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引导在校大学生边学边创业,努力为成都源源不断输送创新创业人才;今年1-6月参与创业培训大学生达2万人,实现创业3000人以上,带动就业3万人以上。

  同时,成都正探索建立“企业提需求+高校出编制+政府给支持”的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模式,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对在蓉新领办企业的“千人计划”入选者、海外留学人员等给予创业资助,全市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06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374人、顶尖团队25个,“知本”和“资本”加速聚集。

  按照成都的规划,未来将从多个层面对创业孵化器进行优化:

  一是加快建设新型孵化器。载体建设可以将“旧城改造”与“创客空间”打造结合起来,把城市特色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如武侯区结合老街区转型打造“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吸引了很多创新创业者在这里边喝茶交流、边创新创业,成为了成都新旧城市特质有机融合的典范。

  二是优化建设专业孵化器。围绕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安全、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天府软件园、天府生命科技园、移动互联网大厦、信息安全孵化器、红星路35号等一批专业孵化器加快建设,促进创业企业围绕产业链聚集发展。

  三是鼓励建设校院地协同创新载体。支持在蓉高校和科研院所利用周边存量土地和楼宇,打造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孵化园区,促进高校知识溢出转化,已建成4个国家级、5个省级大学科技园,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环西南交大智慧城加快建设。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mochumin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高建宏出席第四届中国品牌连锁发展大会

2015年10月27日,第四届中国品牌连锁发展大会在罗湖区君悦酒店举行。600多家连锁品牌和零售企业、多位商业...[详细]

民用无人机市场爆发 细分领域投资前景

我国无人机产业起步晚、进步快,目前在民用无人机,特别是消费级无人机制造方面处于世界前列,在市场份额、研发制造能...[详细]

生态修复规模将破万亿 细分领域市场发

生态修复市场规模将破万亿生态环境恶化表现为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方面。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侵蚀遥感调查,...[详细]

中国烟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烟草产业发展现状卷烟产销2014年1-11月份,行业生产内销卷烟4821.25万箱,同比增加1.22%,实...[详细]

家具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规模分析

一、家具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市场集中度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伴随着中国家具行业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家具行业现在...[详细]

未来几年餐饮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信息化是餐饮企业的必经之路,未来的市场竞争将在SNS式CRM,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客户体验、管理流程;增加营收,...[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