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提出,治理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风险管控、全程监管、监管信息公开的原则,加大打击力度,净化农村食品安全环境——开展“清源”行动,重点治理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和违规使用高毒禁限用农药;开展“净流”行动,针对在城乡接合部,尤其是乡镇一级的农村市场假冒伪劣窝点,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红盾护农”农资打假行动;开展“扫雷”行动,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重点取缔违法“黑工厂”“黑窝点”和不符合卫生规范、生产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黑作坊”;开展“利剑”行动,各部门密切配合,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切实形成打击合力,深挖食品违法犯罪案件、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意见要求,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农村食品日常监管力度。重点要强化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强化生产经营行为全过程监管,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力度。
- 10月创全球粮价三年来最大环比涨幅
- 中低端进口葡萄酒冲击国产市场
- 江苏仪征农民卖粮难 官方回应仓容紧缺暂缓收购
- 外卖O2O平台配送费提价 转头降成本
- 资本扎堆“鸭脖” 国内鸭脖产业将迎上市潮
- 两年调整仍未见好 白酒业明年继续“熬底”
- 伊利市值蒸发近50亿 公司称生产经营未现异常
- 白酒板块半年报哀鸿遍野 抄底机会来临?
- 酒鬼酒:目前未接到央企重组整合有关文件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