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模式是如何助推长租公寓市场的
2015-9-6 14:33:1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长租公寓是这两年的创业热点,火爆得让人出乎意料。前不久,有人吐槽雷军的顺为基金投资的YOU+公寓是“用6000块钱一个月的价格把一个学生公寓出租了出去”,尔后,舆论甚嚣尘上:有人觉得公寓实在太坑爹,光玩情怀没有用;也有人出来为公寓站台平反,认为公寓的发展尚在初期,应给予更多空间与机会。
据华创证券的研究报告《青年长租公寓:这是一片太平洋》显示,目前国内房屋租赁交易额在8000亿元上下,随着前十年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大量闲置房屋出现,数量达7300万套;另一方面,城市流动人口增加,90后进入职场,住房刚需增势明显,长租公寓的出现满足了这部分人对住房“不肯将就”的要求。
长租公寓为什么这么火?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推动力?从几个维度来梳理,主要原因不外是社会大环境、资本助推、本身模式的竞争力,以及与公寓本身社交属性的结合。撇开住房刚需和房价居高不下这样的大环境因素,我们来谈一谈资本和模式是如何助推长租公寓市场的。
第一重火爆:资本
火是从雷军的顺为基金烧起来的。2014年9月,顺为基金联合联创策源投资YOU+公寓1亿人民币,开启了公寓创业的吸金时代。
除了较常见的股权融资形式,长租公寓还在进行更加丰富的金融尝试:借鉴REITs。发轫于美国1960年代的REITs模式,即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代表着全世界房地产领域最科学与最先进的管理方案,提供保障于房地产领域六大环节。在融资方面REITs有着巨大的优势,表现为风险低、回报率较高、经营科学。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REITs的股权形式投资并不会给它们带来债务负担;而相对于银行贷款,合约还款带给房地产企业的压力会大很多。
目前REITs尚未被完全引入国内,也还没有得到司法环境与税务环境的支持,但是在国内公寓行业创业中,已经可以初探到这样的构思。新派公寓创始人王戈宏最早将REITs模式带回国内进行尝试,与赛富基金合伙人阎炎共同成立私募REITs基金,即赛富不动产基金,负责公寓的资本运作和物业收购。
基金和公寓如何各司其职?赛富不动产基金最早以每平方米2.2万的价格购买了北京CBD区域的森德大厦,并经过统一改装为新派公寓CBD店。之后,通过基金发行的方式,新派公寓CBD店被分拆给32名LP,并允诺不低于3.5%的回报率。四年之后,以4万元一方平米的价格回购。
在没有完全引入REITs却充分借鉴的情况下,新派公寓走出了一条稳定获取房源并快速规模化、复制化的路径。2015年年初,由住建部下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要积极推进REITs的试点。目前,魔方公寓也对外透露正积极试水REITs.
资本之火为品牌公寓实现品牌化、规模化运作提供了有力前提。目前国内二十多家品牌公寓占据的市场份额总共只有3%。
第二重火爆:模式
长租公寓找到了传统市场的痛点。就租客与房东来说,传统租赁市场上,租客的弱势地位比较明显,信息不对称,找房费时费力又被坑,房屋家电陈旧,交接和交租麻烦;而对于房东而言,租客难以管理、租期不稳定、房屋保洁难达到标准也是很头疼的问题。综上所述,租客与房东在租赁过程中的感受都比较差,《北京青年人才住房状况》研究报告显示,仅有26.31%的租客表示未曾受到权益侵害的问题。
对比传统租赁,互联网下的长租公寓首先提高了信息对称性,也就是提高房屋的出租率。长租公寓品牌大多提供线上看房服务,其标准化的图片拍摄给了大多数租客一个心理预期。
其次是标准化装修。品牌公寓的硬装软装统一,使得房屋与房屋之间的差异化缩小,降低了房屋的整体装修和维修成本。以蘑菇公寓为例,就是与海尔家电进行合作,对大小家电进行集中采购和标准化配给。
第三是公寓管理。针对不同房型、不同租期的租客进行有效管理和收租,特别是在一些细碎的收费服务上,如具体到每个房间的用电等。它们大多实行的是酒店管理模式,但在具体实施上却精简很多,一般提供一周一次的保洁服务。以魔方公寓为例,一家集中式公寓的管理人员可能只需要1名店长,外加2名辅助工作人员。
第四是它们的拿房形式,都实行的是较“轻”的模式,即包租模式,通过签订510年的租赁合同,整体包租一栋楼或者一套房。前者被称为整租式公寓,而后者为分布式公寓。实行包租,解决了租赁中最重的一环,即如何拿房。
第五是金融合作。传统租赁市场“押一付三”,新兴的长租公寓面对更多元、更年轻的租客,有的只需要“押一付一”。蘑菇公寓的蘑菇宝让租客可以每月向银行打入租金,以现金流为抵押获得低息贷款,蘑菇公寓因此得以提前一年获得租金,打通了现金流,实现了规模扩张。
总体来说,长租公寓走的是批发拿房、批发装修的路子,从中可以赚到从零售到批发的价差和溢价。如同魔方公寓创始人葛岚所言,公寓与租户是一个强需求的关系,因而一系列附加值产品可以被设计和打包,如保洁等O2O服务。
第三重火爆:社交
YOU+公寓成立之初,创始人刘洋表示,YOU+公寓是“住房+社交+创业”的聚集地。尽管有人对公寓的社交性表示怀疑,认为公寓的本质还应该是居住的舒适感,但不可否认,公寓确实笼聚了一批差不多年龄并有望碰撞出火花的人。公寓在西方社会发展历史非常悠久,从经典美剧《老友记》中就可见一斑。而“公共空间”的概念在中国尚处于初级阶段,租客们更习惯关上房门做自己的事情。
为了撮合与营造公寓的社交属性,YOU+公寓实行“三不租”政策,即45岁以上不租,带小孩不租,不爱交朋友不租。更为“奇葩”的是它的社交考核制度,即每个月要认识10位公寓内的朋友,必须参加一次社群活动。
对比YOU+公寓的严苛租客社交章程,蘑菇公寓相对宽松一些。作为分布式公寓的典型代表,蘑菇公寓只是“友善地”把租客们的“性别、星座、爱好和工作”公之于众,以防止不爱天蝎座的偏偏遇上,头疼处女座的还要同一屋檐。
真社交也好,伪社交也罢,打通居住和圈子无疑是未来公寓发展的必经之路,让房子不再是简单的钢筋水泥,而是成为一个家的概念。相信这是所有的长租公寓所期望的。
- 全球经济保持温和增长 澳储行宣布9月现金利率仍
- 王功权归来:我创业时不会任性
- 互联网金融投融资遇冷 二级市场出口“冰封”?
- 健康卫士米刻:获得百万元种子轮融资
- 贝因美创始人:从贝因美转型看创业创新的本质
- 亚马逊放弃智能手机 硬件项目大调整
- 中国无人机厂商Yuneec获英特尔六千万美元融
-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始终如一:买入并且持有
- 新沃基金正式获批 奇虎360并非其股东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