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中国近期公布的2015年度中期业绩公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额仅为3.93亿元,同比下降约92%,实现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核心纯利约7200万元,同比下降约94%。
不过,SOHO中国在公告中称,这是业务转型后业绩中首次不包含物业销售的贡献。
“实际上,与2014年相比,今年以来SOHO中国在物业销售上大幅缩水,没有整售项目,散售项目大部分也已进入收尾阶段,因此今年SOHO中国的业绩中并不包含物业销售的贡献。”业内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盈利同比降九成
对于潘石屹而言,在上半年的业绩中,能够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租金收入的上升。
SOHO中国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租金收入约4.39亿元,同比上升约168%;毛利率约为75%,较2014年同期提高约25%,预计下半年的租金收入将继续攀升。
“如果从同比增幅看,租金收入的比率上升较快。这反映了随着部分物业陆续交付使用,相应的招租规模在增加,进而会带来租金收入的提高。”SOHO中国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
SOHO中国现有6个正在市场进行租赁的项目,总可租面积约52.21万平方米,期内出租率达到约73%,其中绝大部分在最近一年内进入市场。
其中,北京望京SOHO塔3和上海SOHO复兴广场已于2014年9月份竣工,截至2015年6月30日已接近满租。北京光华路SOHOII项目以及上海凌空SOHO项目均于2014年11月竣工,期内出租率分别达到48%和41%。
但相比租金收入,SOHO中国在盈利能力方面则出现大幅下降,上半年SOHO中国实现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纯利约1.35亿元,相比2014年同期该金额约为26.97亿元,下降约95%。
对于上半年营业收入与核心纯利出现的双降,SOHO中国公告称,期内营业额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集团业务由“开发-销售”转型为“开发-持有”,从而导致物业销售收入下降。
“SOHO中国转型后,可用于销售的项目越来越少,现有的业务基本都转为出租业务,部分项目在最近一年才交付使用,因此业绩上还不能反映出来。”上述SOHO中国高管表示。
而据SOHO中国2014年业绩报的数据显示,2014年,SOHO中国的营业收入为60.98亿元,其中,物业销售收入就达到56.74亿元,租金收入仅为4.24亿元,租金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只有6.95%。
早在3年前,SOHO中国就宣布开始转型。潘石屹在2012年年中时称,未来三年公司将逐步告别一直以来散售的商业模式,改为租售并举,并逐步提高自持物业的比例。但3年来,SOHO中国的净利润却逐年下降。
数据显示,2014年,SOHO中国营业额约为60.98亿元,同比下降58.3%;毛利润同比下降62.1%;净利润同比下降44.8%。
“SOHO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扩张受限。”上述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由于早期潘石屹就将SOHO中国的发展范围锁定在北京和上海,但最近两年,潘石屹却在京沪无法拿到更多的项目。
不仅如此,SOHO中国的品牌价值也持续缩水。2011年,SOHO中国排在品牌价值榜第11位,其品牌价值总额达到110.48亿元。此后3年,SOHO中国的排名一直在20名之外。2014年,SOHO中国排名创出新低,排在第38名,其品牌价值总额仅为52.92亿元,相比2011年下降52.1%。
二次转型能否破冰?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2月,SOHO中国推出了一站式O2O共享办公空间——SOHO3Q。截至2015年7月末,SOHO中国已开设5个SOHO3Q中心,拥有逾3000个座位。
SOHO中国称,在2015年内,计划将SOHO3Q中心的数量增加至11个,拥有超过11000个座位。SOHO中国还表示,SOHO3Q将成为集团主要的增长驱动力之一。
今年2月,SOHO中国推北京、上海两地各一个项目中1500个座位单元用于短租服务,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预订以及支付,2015年陆续在8个项目中推行3Q项目。
但实际上,SOHO3Q在盈利上并不理想。潘石屹曾表示,目前SOHO3Q在北京的项目已经出租50%,2月份产品推出了五折优惠基本是“亏本20%在出租”。
尽管潘石屹承认,目前SOHO3Q不赚钱,但他也公开表示,转型SOHO3Q已获得初步成功,并表示会考虑将来把SOHO3Q独立上市。
一位天使投资人指出,SOHO3Q的盈利点仍然是租金,但中国的创业者倾向于选择位置优越、产业聚集、价格便宜的办公物业,现有的联合办公产品却无法满足上述需求,以SOHO3Q为例,其此前定价1000元/人/周的租金被指贵过国贸三期。
与此同时,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创业空间项目纷纷入市,其中不仅包括毛大庆的优客工厂、王胜江的洪泰创新空间等同类产品,还有天使成长营的AC加速器等重度孵化空间产品。
“对于创业者而言,办公场地属于次生需求,创业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找钱、找人、找方向,但现有的创新空间大部分仍是孵化模式地产化、单一化的现状。”AC加速器CEO、天使成长营发起人徐勇表示。
上述天使投资人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说,SOHO3Q仍然属于第一代创新空间产品,属于整批零租模式,这种模式如果不继续创新,仍将面临转型难题。
“随着创新空间这类产品的不断发展升级,原有的空间产品只是提供物业管理以及对接互联网资源的单点服务。而加速器产品,则提供从空间、系统、基金、生态直至后台的一路覆盖,更具竞争优势。”徐勇称。
- 廊坊发展主营业务半停滞 大股东资产注入无期
- 融创账面现金168亿 维持较高水平
- 万科保利:物业分拆上市计划提上日程
- 融创:业绩稳步增长 现金流充足
- 保利置业上半年净利下滑九成
- 佳兆业债息引危机 郭氏“卷土重来”
- 浙江广厦悔棋:房地产不玩了
- 浙江广厦拟退出房地产:生存压力加剧
- 碧桂园中海同时晒靓丽业绩 物业管理或分拆上市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