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钢铁行业仍面临三大困境:一是钢价超跌,企业运营压力大。2015年以来,钢铁价格的下行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性转变。3月份春节之后,受需求释放的推动,钢价曾经“辉煌”一时。然而好景不长,4月份开始,钢价疲态显现,正式开启下跌模式。自此之后,钢价不断下挫,钢企亏损愈发严重。对于钢贸商来说,境况更加艰难。此前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全国原有15万家钢贸商,目前约有一半左右退出市场。即使幸存下来,空壳公司就占到20%左右,真正能够保持2010年之前经营水平的已不到40%。钢价利差减弱,钢贸商的生存环境愈加恶劣。
二是亏损严重,企业开工热情低。由于钢铁业属于高耗高污产业,国家出于环保考虑,近年来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规范。河北、山东等钢企集中地区,不少企业被勒令整顿,加装环保装置。在钢市低迷的状态下,再加上环保支出,吨钢成本至少增加150元,企业的亏损局面更加严重。部分中小型企业不堪负累,只得停产转行。再来看当前钢市情况,由于钢价超跌,不少钢铁企业意欲通过检修限产来阻挡钢价走低的步伐。数据显示,6月下旬粗钢日产量环比减少1.4%。但这无异于螳臂当车,钢价的小幅反弹转瞬即逝,重回下跌行情。钢企的开工热情受到一定打击,后期或将维持较高的检修率。
三是供需两弱,价格回升阻力大。企业开工率步步走低,7、8月份不少钢企有检修计划,市场钢材的供应量以及库存量出现小幅下滑。加之南方受到台风影响,船期延期,使得到货量减少。然而钢价并未因此大幅回升,究其原因是下游需求也在逐步萎缩。从房地产投资增速可以看出,1至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1%,增速比1至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自2014年开始,投资增速持续下滑,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对于钢铁的需求减弱。钢市陷入供需两弱的局面,价格回升之路艰辛。
钢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近期将要出台的《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就是对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指导。此前初稿曾提到压缩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降低污染排放等。业内人士认为,短期之内钢铁行业的处境难以好转,扭转困局仍需至少1到2年。
- 能源局:甘肃520亿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获批
- 环保部:拟用6-7年时间遏制土壤污染
- “十三五”环保规划正抓紧编制 布局撬动投资
- 浙江出台两部制电价 或缓解企业生存压力
- 十三五临近 内陆省份渴望上马核电 动作频频
- 【深度分析】全球油价暴跌的五个原因
- 弃风弃水现象不断涌现 电力规划缺位10年后遗症
- 全国碳交易市场有望明年底启动 千亿元新市场开启
- 李克强带“电”访欧 为中国核能扬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