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索赔8020万!滴滴被诉商标侵权

IT与通讯  2015-4-16 17:27:2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最近“滴滴打车”的日子很不美好,就因为曾用名“嘀嘀打车”卷入了一场天价商标侵权纠纷,对方索赔8020万!昨天杭州中院整整开了一天的庭,这是迄今为止法院受理标的额最高的商标侵权案。

 

  嘀嘀一下,美好出行。这曾经是滴滴打车的广告语,不过,最近“滴滴打车”的日子很不美好,就因为曾用名“嘀嘀打车”卷入了一场天价商标侵权纠纷,对方索赔8020万!

  昨天杭州中院整整开了一天的庭,这是迄今为止法院受理标的额最高的商标侵权案。

  原告杭州妙影公司说,“嘀嘀”这个商标我们早已注册成功,要求被告北京小桔公司停止侵权,在中国知识产权报、钱江晚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等全国主流媒体上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8000万,20万律师费等。

  为什么是8000万?

  妙影的计算方式是,从2012年9月嘀嘀打车软件上线,到2014年5月提起诉讼,这20个月时间里,小桔在资本市场获得了20多亿的融资,这些都是侵权获利,那么8000万不过是毛毛雨了。

  “可以说没有融资,明天滴滴打车就死了,而我们至今也没有盈利,还是亏本的。”北京小桔认为,这是一场恶意诉讼。“在起诉我们之前,妙影公司曾多次联系我们,要求就‘嘀嘀’商标支付高额对价,遭到了我们的拒绝。”

  到底谁在制造混淆

  “同一个时期有那么多的打车软件,没有‘嘀嘀’这个突出标记,谁能识别你们呢?即使最后改名为“滴滴”,也还是放不开这个象声词。这足以说明,嘀嘀这个文字商标的能量之大。”杭州妙影认为,他们才是商标“嘀嘀”的主人,而北京小桔是未经许可,违法使用。“早在2012年5月21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核发,由我们申请的商标‘嘀嘀’,核定使用类别包括计算机程序(可下载软件)。而半年后,嘀嘀打车才开始申请图形、文字组合‘嘀嘀打车’商标。2014年1月13日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驳回。”

  杭州妙影说,2011年8月开始,他们就推出了“嘀嘀出行”的下载软件,后来还有“嘀嘀导航”、“嘀嘀地图”、“嘀嘀打车”,主要在杭州地区推广,直到现在也还在持续使用中。

  北京小桔反驳说,杭州妙影的产品“嘀嘀打车”知名度小,消费者根本不会误认,而且后来模仿小桔公司的图文设计,以及广告宣传语“嘀嘀一下,美好出行”—这些反而是他们在有意制造与小桔公司的混同。

  索赔8000万的依据是什么

  其实这个案子最抓人眼球的,就是8000万元的天价索赔。

  杭州妙影的理由是,嘀嘀打车是北京小桔唯一的产品,公司所有的获利都依赖它。8000万就是从侵权获利中计算出来的。他们认为这个让人咋舌的数字,“一点都不过分,甚至还是低估了。”

  他们还列了3种计算方法:

  第一是资本市场的获利。

  2014年小桔公司获得了1.8亿美金的融资,并从腾讯那里拿到了超过14亿的打车补贴,另外还有合作广告商的补贴。这么一算小桔总共有20亿的获利,5%就是1个亿,所以主张8000万不过分。

  第二是软件下载量。

  截至2014年3月,小桔公司的嘀嘀用户达到1个亿,也就是说侵权的商品达到了1亿件,按每件侵权商品赔1块钱算,也远远超过了8000万。

  第三是遭受的实际损失。

  小桔公司的嘀嘀打车已经覆盖了全国178个城市,导致了妙影自身商标和产品严重割裂,这都是因为嘀嘀打车投入了天价营销费用实现的,妙影要打开产品知名度,就要增加相当多的广告投入,从腾讯为小桔注入的14亿来看,8000万也是很少一部分。

  另外按照嘀嘀打车平均每天成交150万~200万单的交易量,在小桔公司侵权的20个月时间里,数据也超过了1个亿。

  “这都是原告主观臆想出来的!”

  北京小桔的代理人说,移动互联网公司要生存下去必须要融资。可以说,不引资滴滴打车明天就死了。但获得投资,并不是因为一个简单的商标得来的,而且,公司至今没有盈利,还是亏损状态。

  法官总结说,如何考量商标在获得利益中的贡献,是一个争议焦点。

  昨天,法院没有当庭宣判。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217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股市没错,错在理论

对于近期持续上涨的股市,俨然成为了大众的讨论热点。持续不断创新高的指数,开户数量屡创新高,成交量持续放大......[详细]

中国电容器行业市场运行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4年1-12月,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5.37亿元,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详细]

中国装修电商行业发展特点及产业链简析

2014年我国装修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197亿元,比2013年增长50%左右.,在建筑装饰行业(含公共建筑工程装...[详细]

2015年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及格局展

一、全球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2010年,互联网经济规模在2.3万亿美元左右。如果该数字短短几年之内就增长到4.2...[详细]

2015年智慧农业规模预测及发展对策

一、智慧农业概况“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详细]

全球及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与发展状况

一、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3D打印市场高速发展,个人3D打印市场也已开启...[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