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咨询 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 商业计划书 IPO咨询 付款方式 联系我们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市场潜力大 行业迎发展契机

2014-5-7 15:53:1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针对我国人均资源水平低、能源结构不合理的基本国情和“软肋”,李克强总理近日在主持召开的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指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提高能源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水平,实施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加强生态环保的节能减排措施,促进改善大气质量,走出一条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业界人士表示,在国家着力解决雾霾问题和倡导低碳减排的大背景下,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迎来发展契机。
  
  据了解,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现阶段主要有两种体现形式:一是光热建筑一体化,在建筑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采暖器等,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加以利用;二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即将太阳能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充分利用建筑外表面,安装多种光伏发电产品,所产生的电能或供自身使用或并网输送。
  
  政策助推光热建筑一体化
  
  发展低碳经济,绿色能源利用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太阳能因其节能、环保、可再生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早在2001年就开始探索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方式与方法。国家发改委2007年下发《推进全国太阳能热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同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太阳能集热器》两项国家标准,2012年12月《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级》等一系列标准相继出台。与此同时,我国多个省区市颁布实施了进一步推广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政策,要求12层以下并满足安装条件的民用建筑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优良部品库太阳能工作组主任徐强明在2014全国低碳节能环保产品推介会上介绍说,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我国目前共有21个省区市和80多个城市出台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强制性安装政策,政府行政力量的加入让城市太阳能市场迅速扩大。截至目前,我国多个省区市建设了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结合示范工程,取得了突出成绩与丰富经验。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太阳能热利用的第一生产大国和运用大国。
  
  据徐强明透露,我国强制安装太阳能热利用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了东部沿海城市和中部地区,且全国多个省区市近年来执行的是12层以下新建建筑安装使用太阳能的规定。不过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有多个省区市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强制安装突破12层。2013年年初,山东省率先提出符合条件的建筑项目,将在12层以上建筑中推广和应用太阳能光热系统。济南市明确规定,自2014年起济南全市100米以下新建建筑高层和集中使用热水的公共建筑强制推广使用太阳能。河北省石家庄市也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具备条件的12层以上居住建筑和医院、学校、宾馆等高层建筑,实施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湖北省武汉市规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武汉市内新建、改建、扩建18层及以下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须达到100%;18层以上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须达到30%。
  
  业内专家表示,12层以上强制安装的政策向全国推广是趋势,太阳能推广利用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专委会最新统计,目前全国既有建筑面积为430亿平方米,每年新增20亿平方米新建筑。如果将高层纳入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强制安装范围,这将是绿色建筑的广阔空间,也将为太阳能热利用产品带来新的市场增长点。
  
  光伏建筑一体化市场潜力大
  
  频发的雾霾天气促使我国必须调整长期依赖以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由此,开发替代能源,助推经济转型,从源头解决雾霾问题,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国家倡导低碳节能的形势下,光伏建筑被寄予厚望。
  
  “在城镇中应用分布式光伏最好的载体是建筑,建筑是分布式光伏能源使用的主体也是载体。”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仲继寿表示,建筑作为城镇中最重要的生活载体,加大对光伏的利用是未来的主要趋势。同时,光伏还可以利用在路灯、桥梁等城市设施和建筑中。
  
  据了解,光伏发电与建筑结合的优势很明显,一是节省空间;二是可自发自用,减少电力输送过程中的能耗和费用;三是节约成本,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替代昂贵的外装饰材料,减少了建筑物的整体造价;四是在用电高峰期可以向电网供电,解决电网峰谷供需矛盾;五是杜绝了由一般化石燃料发电带来的空气污染。
  
  “单一从光伏建筑一体化分析,大力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可以优化现行电力供应结构,同时以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成为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可以实现以消费拉动内需的目标。”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认为,光伏建筑一体化市场的潜在直接规模约为10万亿元,相当于我国汽车工业市场规模的3——5倍,间接拉动经济增长规模可达30万亿元,累计可创造4万亿元的财政税收,所创造的稳定就业人数保守估计也有1000万到2000万。
  
  李河君在《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一书中提出,光伏革命对于环境是一大利好因素。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城镇化建设与光伏革命历史性的结合能够防止城镇化走过去“先破坏再修复”的老路。李河君预计,到2020年,光伏建筑一体化大规模应用大约可替代全社会30%左右的年用电需求。光伏建筑一体化每年带动的数万亿元的总产出又保证了国民经济以可持续的方式增长,有助于跳出减排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矛盾的两难选择。
  
  行业发展需探索共赢模式
  
  由于太阳能资源极为充沛,并且可供安装太阳能产品的建筑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和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前景被普遍看好。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在我国推广较为缓慢。
  
  “建造太阳能一体化建筑无疑会增加开发成本,如果建筑的售价不变,则意味着开发商要自行承担这一部分费用;如果提高房屋的售价,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市场风险。”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坦言,房地产企业对太阳能一体化建筑的开发热情并不高。由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存在成本高、投资回收周期长、行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同时房地产开发商在申请国家政策补贴方面又会遇到种种限制,因而他们干脆就放弃了对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尝试。
  
  对于开发商的冷淡,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电气总工程师王东林认为很正常,“单就市场的角度来看,目前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一般都无法盈利,短期也很难收回成本”。
  
  “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离开国家政策补贴,大家都不愿意做。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并不是将光伏和建筑简单拼凑在一起,而需要企业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将二者有机整合起来。”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梁俊强表示。
  
  “分布式光伏电站一直在强调与建筑的结合,而开发商是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的最好建设主体。开发商可以搭建一个太阳能综合利用体系,把热利用、光伏发电都集成进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在光伏设备的产权问题上,可以业主独有,也可以业主与开发商共有。其中的商业模式、投资收益归属划分和管理制度乃至是否需要出台或制定一些专门的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都需要进一步摸索。孟宪淦表示,在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背景下,开发商作为建设主体大有可为。

本文分享地址:https://www.china1baogao.com/news/20140507/526211.html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深圳推“定制公交” 服务模式优劣势分

定制公交班车旨在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具有社会公共服务的性质。目前,“定制公交”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优势之处,同...[详细]

八部委力推仿制药 提升国产药品的使用

卫计委等八部委出台《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意见》将引导医务人员尽量用价廉质优的药品,这一...[详细]

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 中国新能源汽车

去年及今年,全国大面积持续长时间被雾霾笼罩,如何控制和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也是亟需解决的一大课题。空气污...[详细]

工信部加强物联网建设 2015年物联

良好的发展环境,必将带动物联网产业规模的迅速增长。三胜咨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与...[详细]

《整容日记》票房有望过亿 引爆整形美

不论是《整容日记》这部电影所引发的热议,还是中国整形美容的快速发展,都折射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整形美容的关注。...[详细]

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城市供热产业 电采

未来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城市化率的提高,区域小锅炉的拆除和旧城区的管网建设改造等均为电采暖市场创造了巨大而持续...[详细]

三胜咨询
关于三胜 三胜文化 团队介绍 调研执行 精准数据 诚征英才 联系我们
细分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项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咨询 产业规划咨询 地产策划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 成功案例
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 项目评估报告 节能评估报告 环境评估报告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编制要求 商业计划书价值体现 服务的主要模块 专业机构撰写的原因 业主需要准备的资料 商业计划书服务流程 服务优势与特点
IPO上市咨询
上市前管理咨询 上市前融资 上市招股材料咨询 上会路演 上市后服务 IPO服务流程 时间安排及进度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付款方式 订购流程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深圳运营中心:深圳市三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地区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中国凤凰大厦1栋19A 邮编:518035 三胜官网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400-096-0053 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28749841 IPO咨询专线:0755-25151558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