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领域并购整合两大案例解析
2014-5-5 15:44:5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近几年康恩贝马不停蹄地寻找并购对象。继收购伊泰药业、希陶药业后,本周,停牌已4个多月的康恩贝终于“发声”,拟以现金方式9.945亿元受让拜特制药51%的股权。康恩贝之所以看中拜特药业,主要源于公司旗下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目前药品已经进入26个省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放心保)目录,20个省的新农合基本药物目录,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去年药品销售6300万支,同比增长16.67%。而如今拥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批文的企业,只有贵州拜特以及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因此市场竞争较小。
另外,由于拜特制药拥有产品和市场营销网络方面的核心优势,其招商网络是康恩贝营销体系不覆盖的区域,因此未来将考虑把康恩贝旗下高毛利的品种放入拜特的营销网络中,另外还会引进注射剂品种,从而弥补拜特制药产品单一的缺点,同时拓展康恩贝的营销渠道。
业界把本次并购看做“强强联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近几年来,拜特制药业绩增速较快。而此次收购拜特制药将推动康恩贝业绩出现大幅提升。根据交易双方盈利补偿协议中约定,拜特制药2014至2016年3年盈利将分别达到2.44亿元、2.74亿元和3.01亿元。
纵观近几年康恩贝并购重组情况,可看出加码心脑血管领域是公司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并购重组的手段加码心脑血管领域,有助于丰富公司产品线,利用企业的销售渠道提升盈利能力。目前公司现有药品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而此前通过收购伊泰药业引入的战略品种麝香通心滴丸,通过创新营销模式向全国性医院市场开发取得良好开局。随着此次收购拜特制药完成后,康恩贝将会拥有5亿元以上处方药大品种的产品梯队。
华润医药:内部整合提升效率
经过不断地外延并购有助于丰富公司产品线,提升公司的业绩。但同时也需要内部品种的整合,公司通过不断地集中优势品种,淘汰一部分落后品种,提高产品集中度,将使未来生产、营销效率继续提升,逐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例如近期华润集团旗下华润三九、华润双鹤接连停牌,标志着停滞半年之久的华润医药集团内部整合号角已经吹响。而此次整合的最终目的在于进一步理顺旗下产品,建设平台型公司。
其实近几年华润医药集团内部整合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按照定位的不同目前大致分类五类,其中东阿阿胶作为中药保健品整合平台,华润三九作为OTC(非处方药)及中药处方药整合平台,华润双鹤作为化学药整合平台,华润医药商业为医药商业整合平台,华润万东为医疗器械整合平台。
而在今年3月3日,华润万东就曾发布公告表示股东华润集团将退出医疗器械业务,将华润万东及上海医疗器械公司整体出售。将医疗器械业务剥离后,华润集团整合的步伐并没有就此停歇。按照华润集团此前的规划,中药板块都将整合注入华润三九,并且在华润三九发布的年报中表示,公司今年将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通过多种方式补充产品线空白。似乎暗示华润三九将会加快并购的脚步。
其实早在去年华润三九就有意重组紫竹药业,但最终因为紫竹药业内部管理问题而不了了之。因此对于此次整合方案,市场传出两个版本。“华润医药近几年来利润增长点主要来源于并购,而内生增长相对缓慢”,一位匿名分析师表示,如果此次紫竹药业能够顺利注入华润三九,将丰富华润三九的产品线。并且紫竹药业旗下的紧急避孕药毓婷等药品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随着整合完成后,优质产品的注入,将会直接增厚公司的业绩。
- 分析:从央行数据看互联网金融冲击力
- 从英国中成药“禁售令”看中成药的国际化之路
- 案例分析:从Facebook看移动开发的发展
- 从鄂尔多斯房地产困境看我国城镇化发展
- 从制造业发展现状看印业未来
- 案例分析:从季末“宝宝”赎回看银行余额理财
- 从格兰仕事件看中国家电企业转型
- 分析:从基金一季报看投资风向
- 分析:从美的转型看顺德升级之路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