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兰仕事件看中国家电企业转型
2014-4-24 15:39:4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格兰仕,国内知名家电品牌,它本可以像平常一样,安静的生产,安静的销售,可随着打砸门事件的发生,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企业再起波澜。4月14日,网友爆料,为抗议工资低于公司招工时承诺的标准,格兰仕2000名员工将宿舍、饭堂、超市、大门、电动叉车以及办公室电脑设备等悉数打砸,工厂所有保安跑光。该事件一直从零点持续到凌晨六点,有大批特警进厂戒备,公司总裁亲自到厂道歉。
如今,事件也算得到圆满解决,格兰仕一切恢复正常,但该事件也折射出格兰仕乃至整个“中国制造”企业集体面临的困境。
不可否认,格兰仕是中国家电制造业优秀的典型代表,当年他高举“价格屠夫”的利器,在微波炉这一单品类上干掉了洋对手们,愣是将微波炉做到了全球第一的规模,其产品也以较高的性价比走进千家万户,这不得不令人佩服。但如今的市场变了,消费者变了,竞争环境也变了,如果还依然延续此前“大规模制造、低成本分销”的模式发展,恐怕已经不行了。
首先,从内部环境而言,一系列刺激政策退出后,国内家电市场已进入发展的“平台期”,升级换代成为消费的主旋律,消费者不只求299元的微波炉,希望有更好的产品;其次,在海外市场,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使原本已经薄如刀锋的利润雪上加霜。
应该说,这绝不是格兰仕一家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这是所有以“大规模制造、低价格抢单、薄利运营”为主的制造业共同的挑战,这就要求格兰仕们必须要变。
那么,该如何变?笔者认为,要借助智能互联网浪潮,从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变,从低端员工制造向生产自动化变,从价格战向价值战变,通过转型升级,重塑产品与品牌。
大家可以看到,近年来,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中国制造基地,包括长虹、海尔在内的一大批中国家电产业领导者,在很多年前就开始探索转型之路了,并及时的借助智能化的东风推动了产品的中高端化转型。比如长虹ChiQ系列产品,不仅为消费者带来震撼的使用体验,还令长虹品牌价值大幅提升,这不是企业最想要的结果吗?
当然,转型不易,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和漫长的时间,所以,请给中国制造时间,前提是,中国制造的企业们应即刻行动起来,否则就真的晚了。
- 分析:从基金一季报看投资风向
- 分析:从美的转型看顺德升级之路
- 分析:从东亚现代化看现代汽车新工厂落户重庆
- 分析:从北京车展看全球车企的中国新攻略
- 从李明远演讲看百度移动真实意图
- 案例解析:从逆向思维寻找突破
- 钢铁行业实质性重组案例分析
- 水井坊国际化之路难在哪里?
- 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得失分析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