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中国产业信息研究中心 三胜咨询旗下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6月底中石化将公布开放民资细节 引入30%民营资本

主题词:石油行业资讯 石油市场研究分析


6月底中石化将公布开放民资细节 引入30%民营资本

  编者按: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石化实现营业额及其他经营收入人民币28803.11亿元,同比增长3.4%,经营收益为人民币967.85亿元,同比减少1.9%。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661.32亿元,同比上升3.5%。每股基本净利润为人民币0.57元。
  
  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营业利润为人民币964.53亿元,同比增长9.7%。归属于本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671.79亿元,同比增长5.8%。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579元。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之一的中石化今日在香港召开业绩会。该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在会上表示,将在6月底至7月初公布向民资、社会资本、外资开放的细节,项目有望在第三季度前完成,目前计划引入30%民营社会资本;另外中石化将会加大页岩气投资,加快业务转型。
  
  6月底至7月初宣布细则引入30%民营资本
  
  中石化近期宣布向民营资本开放油品销售业务,唯具体时间一直没有公布。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今日的业绩记者会上终于给出了时间表,该公司的销售业务会在3月底正式单独运营,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接着会开展资产评估工作,到6月底公司将公布向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开放的操作细则,并开始融资,项目希望在第三季度前完成,目前计划引入30%的民营社会资本。
  
  傅成玉说,有关比率不是国家规定,而是根据市场和认购的反应来决定。他也说,细则将秉持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引入30%的民营资本意味有引入多少资金?傅成玉没有正面回应,只说了一句“未经评估,现在(销售业务)的总资产大概是3000多亿元人民币”。
  
  市场一直在猜测在改革所有制启动后,哪家公司最有可能成为中石化的第一个伙伴。对此,傅成玉没有给出具体的名单,只是提出未来的投资者分两类,一类是战略投资者,他们能带来新技术、管理和新业务,能为公司带来收益;其他纯粹进来赚钱的就是财务投资者,公司将优先考虑战略投资者。他也说,不排除在加油卡方面与电商合作。
  
  傅成玉也说,在提出把销售业务向社会开放后,外资的反应最踊跃,承诺的资金额也大。但是公司会优先国内资本,包括民营和社会资本,但是也会适当和国际资本合作。对于未来会否分拆下游销售业务上市,傅成玉称有打算,但是要在落实新投资者后,得到股东同意后才会进行。
  
  中石化的年报显示,截止至去年底,公司的营销及分销事业部去年的经营收益同比降17.6%,收益351亿元(人民币,下同)。有分析指,此数据表现或影响民企进入的热情。
  
  另外,对于页岩气上游勘探能否也实行混合所有制,傅成玉说,上游勘探是高风险行业,国际上很多大公司勘探的成功率都只有30%左右,而且动则要投入数以十亿的资金;国际上的做法是做产品分成合同,大公司之间合作、分担风险,但这不是合资,在上游勘探业务上推动混合所有制不可能。
  
  持续缩减资本开支加大页岩气开发
  
  中石化去年的资本开支168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跌7%,今年预计继续收缩至1616亿元。傅成玉称,今明两年的资本开支下跌的趋势不变,因为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而公司部分业务,包括炼油和化工业务也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今公司要向效益发展,不能只靠投资拉动和规模扩张。
  
  要发展效益,公司把目标放在开发页岩气上。今年1600多亿元的资本开支中,超过50%、约880亿元是用在勘探及开发板块上,主要用於重庆涪陵页岩气及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煤层气示范项目。傅成玉说,公司今年其中一项重大的举措是大规模生产页岩气,未来还会继续加大相关投资,计划在2015年底,页岩气产量达50亿立方米,至2017年达100亿立方米。
  
  对於有外界质疑中国页岩气的储量太高,并非全属页岩气。傅成玉说,经集团研究后,中国的页岩气和美国生产的具有可比性,中国所存藏的是“地地道道”的页岩气。另外,对于中证监日前公布让企业发行优先股,傅成玉说,内地政策的安排是让银行和金融机构作优先试点,中石化没有发行优先股的计划。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