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城镇化行业资讯 城镇化市场研究分析
到2020年城镇化内需投42万亿 PPP模式将迎新机遇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日期:2014-3-21 [关闭]
编者按: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纲领,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务院新闻办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6部委的有关负责人对《规划》进行解读。网友及网评员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关注《规划》的各方面内容,以发掘问题、发现创新、表达期许。舆论表示,不论去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还是今年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都应体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要求。只有突出人这一中心,户籍、环保、教育、就业、住房等各项城镇化中的重头改革才不会迷失方向。
到2020年,新型城镇化需要多少资金?
昨日(3月20日),财政部网站刊登的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的讲话称,预计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王保安是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培训班上透露的这个数据。王保安表示,这42万亿元更多的可能来自社会投资。原有城镇化建设主要依赖财政、土地的投融资体制弊端已显现,难以持续,亟需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PPP模式抓住了有效解决城镇化融资需求这一关键环节。”
王保安说:“蓝图已经绘就,路径已经明确。”熟知PPP的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有政策支持、有经验总结,PPP将成为城镇化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
PPP能有效减轻政府债务压力
在政府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向社会资金开放等背景下,PPP模式迎来新的机遇。
上述业内人表示,目前国内在建或完工的PPP项目涉及的资金大概有四五万亿元的规模,按城镇化资金的建设缺口,PPP大有空间。
去年底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专门要求套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专题会议。楼继伟指示,“组织PPP专题业务培训,实实在在把这件事开展起来。”
目前,财政部正在从制度、机构、项目和能力建设等多方面着手推广PPP模式。
王保安表示,推广使用PPP模式是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PPP模式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拓宽城镇化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另外,推广运用PPP模式是改进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
王保安说:“PPP模式能够将政府的战略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提升政府的法制意识、契约意识和市场意识,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在王保安看来,推广运用PPP模式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在要求,“PPP模式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政府与社会资本各尽所能,强调社会资本的深度参与,能够有效减轻政府债务压力,平滑年度间财政支出,符合现代财政制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的要求。”
收益性项目将成PPP推广重点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PPP开始在国内实践运用,这种实践更多的是“自下而上”的自发探索,局限在项目层面,缺乏经验总结、制度安排和理论指导。从国际经验看,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财政部门都专门设立了PPP管理机构,负责推动PPP模式发展,履行研究设计、项目储备、融资支持、招投标管理、争议协调等职责。
王保安介绍,财政部正在着手建立PPP工作机制,并积极推动设立PPP管理机构,加强对风险分担、竞争机制、政府合理承诺、后续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统一指导。
目前,国内PPP普遍面临法律不健全的问题,这给PPP合作的企业带来顾虑。有企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合作一般都是与政府简单签个合同,如果出现问题,怕企业的利益难有保障。
王保安认为,现行与PPP相关的法规政策多为部门规章或者地方性法规,权威性不足,部分文件之间甚至相互矛盾,他提出“构建适宜PPP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
此前,楼继伟表示,要高度重视PPP项目试点工作,明确批示要求抓出几个真的PPP项目出来。
王保安说,“抓出样板,树立标杆”,尽快开展PPP项目试点工作。至于具体模式,他说,可考虑优先选择收益比较稳定、投资规模比较大、长期合同关系比较清楚、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项目进行试点,“如市政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保障房建设等,现有项目也可以引入PPP模式进行升级改造。”
目前,财政部正在对PPP项目进行筛选,其中收益性项目或将作为PPP模式的推广重点,王保安说:“对存量及新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尽快筛选出合适的项目先行先试。”
另外,地方财政部门将在PPP推广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王保安说,各级地方财政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推动构建有利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建设的制度环境,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实现多层次、多样化发展。
上述PPP行业资深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PPP推广最重要的是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很多项目在重复地“交学费”。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估计,中国未来的城市化会拉动50万亿元规模的投资需求。算法很简单,一个农民在城市里要安顿下来,大概最少需要12万元。目前已经有两亿多农民在城里面,还有一亿多到两亿要转移进来,也即客观存在总额40万亿~5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此前,地方政府获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有两种方式:土地出让金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2012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已高达9.3万亿,这一贷款被视为银行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显然,50万亿的资金需求,再难靠上述两种方式获得。
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在城市政府无从获得卖地收入且财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购置和开发土地的支出可以通过发行市政债筹集,其偿付能力即土地开发项目未来所带来的现金流,包括可稳定征收的财产税、公共设施及服务的使用者付费、商业繁荣后带来的各种税收增收等。
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纲领,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务院新闻办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6部委的有关负责人对《规划》进行解读。网友及网评员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关注《规划》的各方面内容,以发掘问题、发现创新、表达期许。舆论表示,不论去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还是今年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都应体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要求。只有突出人这一中心,户籍、环保、教育、就业、住房等各项城镇化中的重头改革才不会迷失方向。
到2020年,新型城镇化需要多少资金?
昨日(3月20日),财政部网站刊登的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的讲话称,预计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王保安是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培训班上透露的这个数据。王保安表示,这42万亿元更多的可能来自社会投资。原有城镇化建设主要依赖财政、土地的投融资体制弊端已显现,难以持续,亟需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PPP模式抓住了有效解决城镇化融资需求这一关键环节。”
王保安说:“蓝图已经绘就,路径已经明确。”熟知PPP的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有政策支持、有经验总结,PPP将成为城镇化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
PPP能有效减轻政府债务压力
在政府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向社会资金开放等背景下,PPP模式迎来新的机遇。
上述业内人表示,目前国内在建或完工的PPP项目涉及的资金大概有四五万亿元的规模,按城镇化资金的建设缺口,PPP大有空间。
去年底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专门要求套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专题会议。楼继伟指示,“组织PPP专题业务培训,实实在在把这件事开展起来。”
目前,财政部正在从制度、机构、项目和能力建设等多方面着手推广PPP模式。
王保安表示,推广使用PPP模式是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PPP模式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拓宽城镇化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另外,推广运用PPP模式是改进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
王保安说:“PPP模式能够将政府的战略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提升政府的法制意识、契约意识和市场意识,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在王保安看来,推广运用PPP模式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在要求,“PPP模式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政府与社会资本各尽所能,强调社会资本的深度参与,能够有效减轻政府债务压力,平滑年度间财政支出,符合现代财政制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的要求。”
收益性项目将成PPP推广重点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PPP开始在国内实践运用,这种实践更多的是“自下而上”的自发探索,局限在项目层面,缺乏经验总结、制度安排和理论指导。从国际经验看,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财政部门都专门设立了PPP管理机构,负责推动PPP模式发展,履行研究设计、项目储备、融资支持、招投标管理、争议协调等职责。
王保安介绍,财政部正在着手建立PPP工作机制,并积极推动设立PPP管理机构,加强对风险分担、竞争机制、政府合理承诺、后续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统一指导。
目前,国内PPP普遍面临法律不健全的问题,这给PPP合作的企业带来顾虑。有企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合作一般都是与政府简单签个合同,如果出现问题,怕企业的利益难有保障。
王保安认为,现行与PPP相关的法规政策多为部门规章或者地方性法规,权威性不足,部分文件之间甚至相互矛盾,他提出“构建适宜PPP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
此前,楼继伟表示,要高度重视PPP项目试点工作,明确批示要求抓出几个真的PPP项目出来。
王保安说,“抓出样板,树立标杆”,尽快开展PPP项目试点工作。至于具体模式,他说,可考虑优先选择收益比较稳定、投资规模比较大、长期合同关系比较清楚、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项目进行试点,“如市政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保障房建设等,现有项目也可以引入PPP模式进行升级改造。”
目前,财政部正在对PPP项目进行筛选,其中收益性项目或将作为PPP模式的推广重点,王保安说:“对存量及新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尽快筛选出合适的项目先行先试。”
另外,地方财政部门将在PPP推广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王保安说,各级地方财政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推动构建有利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建设的制度环境,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实现多层次、多样化发展。
上述PPP行业资深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PPP推广最重要的是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很多项目在重复地“交学费”。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估计,中国未来的城市化会拉动50万亿元规模的投资需求。算法很简单,一个农民在城市里要安顿下来,大概最少需要12万元。目前已经有两亿多农民在城里面,还有一亿多到两亿要转移进来,也即客观存在总额40万亿~5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此前,地方政府获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有两种方式:土地出让金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2012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已高达9.3万亿,这一贷款被视为银行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显然,50万亿的资金需求,再难靠上述两种方式获得。
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在城市政府无从获得卖地收入且财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购置和开发土地的支出可以通过发行市政债筹集,其偿付能力即土地开发项目未来所带来的现金流,包括可稳定征收的财产税、公共设施及服务的使用者付费、商业繁荣后带来的各种税收增收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行业资讯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