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工资行业资讯 工资市场研究分析
上市国企职工年均工资超10万 是私企近4倍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日期:2014-3-14 [关闭]
2012年国企(非央企,地方国资委主管)及其上市子公司共854家(不含境外上市公司)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9900元,而同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8752元,“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6769元,分别是后两者年平均工资的3.8倍和2.4倍。
这一数据为网易财经依据国资委发布的相关数据,调查约有953家上市国企(非央企),除去部分境外上市公司,约851家公司符合范围,包含国有相对控股上市公司计算而得。因2013年上市公司年报未出全,故采用2012年公司年报计算。
就区域分布而言,年平均职工工资最高的省(市)区域是海南省,上海市排名居次,天津市排第三位,以上三省市年平均职工工资分别为368934元、206737元和151865元。
“国有企业工资水平比私营企业高一些是正常的,首先这些上市国企都属于大中型公司,从事的行业也包括垄断性的、高新技术方面的,而且职工受教育程度也优于私营企业。”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微博)对网易财经表示。“但是高到两到三倍就不合理了,在国企方面的确存在一定政策及垄断因素,甚至还有一些非公平竞争。”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微博)认为不能单单只比较这两个群体的最终平均工资数据,还应当考虑更多变量。“工种性质、职工年龄、教育程度等,这些都是在比较国企和私企应该考虑的因素,而且私营企业一般较多集中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农民工较多,而国企则在第二产业居多。”刘尚希告诉网易财经。
在讨论国企和私企工资收入的背后是民众对收入分配改革的关注。
苏海南认为国企在收入分配改革中应当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国企应该更多地通过上缴红利来回馈社会,对上市公司而言,则是提高国有股收益上缴比例。”苏海南说。
刘尚希也认为应该对国有企业工资待遇加强规范,不能只让市场说了算。刘同时表示国企内部高管和一般职工待遇差距很大,而且不同行业之间国企高管待遇也有差别,比如金融行业高管待遇普遍要高于实体行业。
这一数据为网易财经依据国资委发布的相关数据,调查约有953家上市国企(非央企),除去部分境外上市公司,约851家公司符合范围,包含国有相对控股上市公司计算而得。因2013年上市公司年报未出全,故采用2012年公司年报计算。
就区域分布而言,年平均职工工资最高的省(市)区域是海南省,上海市排名居次,天津市排第三位,以上三省市年平均职工工资分别为368934元、206737元和151865元。
“国有企业工资水平比私营企业高一些是正常的,首先这些上市国企都属于大中型公司,从事的行业也包括垄断性的、高新技术方面的,而且职工受教育程度也优于私营企业。”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微博)对网易财经表示。“但是高到两到三倍就不合理了,在国企方面的确存在一定政策及垄断因素,甚至还有一些非公平竞争。”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微博)认为不能单单只比较这两个群体的最终平均工资数据,还应当考虑更多变量。“工种性质、职工年龄、教育程度等,这些都是在比较国企和私企应该考虑的因素,而且私营企业一般较多集中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农民工较多,而国企则在第二产业居多。”刘尚希告诉网易财经。
在讨论国企和私企工资收入的背后是民众对收入分配改革的关注。
苏海南认为国企在收入分配改革中应当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国企应该更多地通过上缴红利来回馈社会,对上市公司而言,则是提高国有股收益上缴比例。”苏海南说。
刘尚希也认为应该对国有企业工资待遇加强规范,不能只让市场说了算。刘同时表示国企内部高管和一般职工待遇差距很大,而且不同行业之间国企高管待遇也有差别,比如金融行业高管待遇普遍要高于实体行业。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行业资讯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