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中国产业信息研究中心 三胜咨询旗下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一季度经济增速下滑成定局 各地基建投资加速落地

主题词:经济行业资讯 经济市场研究分析


一季度经济增速下滑成定局 各地基建投资加速落地

  编者按:在当前经济下行施压的背景下,国务院及发改委近来均释放稳增长信号,中国各地已响应行动,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等领域投资力度,有关部门还在加快推出促消费的扩内需措施。据今年1月和2月经济数据判断,中国一季度GDP增速下跌几成定局。近日国际投行集体下调中国增长预期,高盛和美国银行均将增速下调至7.5%以下,全球最大共同基金之一PIMCO对中国增速的最低预期达到6.5%。7.5%左右是今年中国政府的官方增速目标。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抓紧出台已确定的扩内需、稳增长措施。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提法释放了稳增长信号。1月和2月经济数据显示,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一季度GDP增速下跌几成定局。扩内需、稳增长措施亟待加码。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当前各地已打响投资“攻坚战”,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投资力度。有关部门正加快制定推出促消费措施。
  
  一季度经济增速下滑几成定局
  
  “1-2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短期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总需求疲弱,尤其是内需疲弱是经济增速下行主要原因,大幅降低通胀压力、抑制企业加库存动力。
  
  “一季度GDP增速下跌几成定局。”彭文生表示,虽然3月PMI可能将随天气转暖和开工旺季来临有所回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由于去年3月的低基数有所回升,但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低于去年四季度是大概率事件。“预计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会降至7.3%左右。”
  
  光大证券宏观分析师徐高认为,从月度数据推算,一季度GDP增速可能会滑落到7.5%之下。近期出现超日债违约、浙江房企兴润置业事件等问题。7.5%左右的增长目标及“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都在经受考验。
  
  彭文生表示,尽管导致需求疲弱的因素近期在边际上有改善,但增长动能仍面临下行风险。治理产能过剩及行政、财税和金融等领域改革,对政府支出和重工业投资抑制作用将持续。去年下半年利率上升对投资不利,虽然近期无风险利率显著下降,但风险溢价有所上升。过去两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走高抑制出口,近期人民币小幅贬值作用有限。1-2月财政收支对总需求有紧缩影响,未来能否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有待观察。
  
  各地基建投资加速落地
  
  业内专家称,“已确定的扩内需、稳增长措施”应主要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投资项目。这些投资项目所在领域已被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列为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的重点支持领域。
  
  徐高认为,有这些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托底,相信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会扭转减速趋势,重新小幅向上。
  
  实际上,各地在上述领域的投资战已打响。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码。宁波市发改委提出,今后三年全市计划安排交通重大项目100个,三年计划投资约580亿元(项目总投资为1306亿元),总用地约5.2万亩,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约3万亩。另安排储备项目32个,力争完成投资105亿元(项目总投资为793亿元)。
  
  扩消费等多项措施将发力
  
  在投资加码同时,其他扩内需、稳增长相关政策有望出台。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商务部已制定“以流通促消费”的五大举措,即促进便利实惠消费、家庭社区和农村服务消费、安全放心消费、新兴热点消费及绿色循环消费五个方面。
  
  商务部正加强顶层设计,研究推进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健康发展,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流通管理体制。
  
  彭文生表示,为减小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货币政策有可能出现一些预调和微调。这可能体现在通过窗口指导的放松,适度增加银行(行情专区)信贷,也可能采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或调整存贷比等定向宽松措施。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