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中国产业信息研究中心 三胜咨询旗下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华润医药九州通否认药房托管 代表质疑催生新垄断

主题词:医药行业资讯 医药市场研究分析


华润医药九州通否认药房托管 代表质疑催生新垄断

  编者按:开年伊始,康美药业就一口气拿下4地81家公立医院药房的托管权。自去年起,药房托管热就再度回潮。华润、国药、九州通、康美等公司纷纷打出“减少医院药品流通环节、降低医药成本、促进医药分开”的旗号,涉足公立医院药房业务。事实上,被誉为医药分开破冰之举的医院药房托管一直广受争议。虽叫“药房托管”,但我国目前的托管模式仅针对药品的营销部分,并非全部。业内分析指出,药房托管是想方设法从供应商和厂家那里拿钱,来维持“以药养医”的利益格局,是变本加厉的“以药养医”。药房托管不能彻底解决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后带来的各方利益的博弈问题,因此只可能是过渡时期的暂时之举。
  
  在今年两会上,针对药房托管这一当前医药圈内最热的投资话题,不少医药行业人大代表纷纷站出来表示反对,认为该模式不符合医药分开的初衷。一位业内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相关部门对此意见分歧很大,除卫计委不反对外,其他部门都不愿发表看法。
  
  部分人大代表指出,目前不少地方在实行医药分开的过程中,以医院药房托管之名大搞“以药补医”。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通过行政权力,使托管方成为独家垄断医院药品供应权的单位,并要求药房托管方缴纳巨额的“托管费用”,以房租、管理费、质量保证金等名义收取。这种政府部门及医院通过药房托管的方式,把议价权力转移给有政府资源和社会背景的托管方,是典型的由权力配置市场资源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妨碍公平竞争环境。
  
  药房托管是指医疗机构通过契约形式,在药房的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将其药房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风险的医药企业进行有偿的经营和管理,明晰医院药房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经营活动。
  
  今年2月,康美药业连发公告称,拿下80多家公立医院的药房托管权。另有媒体报道称,华润医药、国药集团、九州通自去年开始都在做医院药房托管业务。
  
  对此,华润医药相关人士日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润医药做的是医药物流延伸服务,非独家的,不排他,不是药房托管。九州通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兆年也表示:“我们只做药品配送业务。”
  
  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集团总裁赵超坚决反对药房托管。他指出,目前药房托管呼声强烈、企业积极涌入是由于企业受到独家垄断的利益诱导。“医改政策中提到的医药分家,是要打造真正公平公共的竞争平台,切断药品和医院利益链。而目前的药房托管是打着医药分家,实际上都是在建立新的利益链条,都是在利益的引导下而实现的方式”。
  
  全国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吐露,自己不愿做药房托管的原因在于,“一是我做药品零售企业利润非常薄,让我给医院40%以上的返点几乎不可能;二是做完药房托管后,还要再给医生回扣,这对准备上市的企业也不具备可操作性”。谢子龙告诉记者,目前很多药企都想效仿康美药业做药房托管,这样下去将搅乱整个医药行业秩序。
  
  “我也不会做药房托管的事,这种垄断的做法不符合医药市场的发展规律。”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说。
  
  部分人大代表指出,当务之急是叫停行政权力配置资源的药房托管,归还医疗机构采购药品的自主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买卖双方自由选择,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对于药房托管,卫计委持不反对的态度。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姚宏文曾在2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们认为部分地区将药房从门诊剥离这一现象对于切断医疗卫生人员和药品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将起到一定的作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是管理体制、价格机制、药品采购、人员编制、收入分配、医保制度、监管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
  
  但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他与医药相关的部门对药房托管一事看法不同。
  
  “药监局要求大家学习研究这一模式。而商务部相关人员曾表示,药房托管是一种过渡形式,不支持。因为层次低,形式上还是医院的东西,容易导致不公平竞争,该提成还是提成,只是人工转到药品企业。”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关键是看药房托管后,医院是否取消分成,否则还是换汤不换药。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