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黄金周旅游法展现“威力”:购物店遇寒流

主题词:购物店行业资讯 购物店市场研究分析


黄金周旅游法展现“威力”:购物店遇寒流

  十一黄金周旅游已近尾声,从规范文明旅游到禁止强制购物,旅游法的实施为旅游市场带来新气象。记者走访部分景区、旅游企业发现,十一期间,人们出游热情持续高涨,景区散客比例明显上升,购物店经营遭遇“寒流”,旅游业“悲欢交织”的连锁反应正在悄然发生。
  
  团费上涨
  
  自由行游客增多
  
  旅游法禁止旅行社安排购物和自费项目,使得团费上涨,加之黄金周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因此许多游客选择了“自由行”。
  
  不参加旅行团,没有导游安排行程,只购买旅行社单项的酒店预订或租车服务。在多地景区,这种自由又实惠的“自由行”休闲旅游方式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面对“自由行”这一休闲旅游新潮流,各大旅行社也积极应对,对线路产品进行了重新设计。与常规团队游产品相比,旅行社把机票和酒店资源拆分出售,推出“机票+酒店”或“机票+酒店+部分游览”的组合型自由行产品,以其明显的价格优势和灵活的行程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专家认为,旅游法导致旅行社传统的包价游产品受影响,新形势下旅行社应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相应增加自由行产品数量和比例,打造定制化个性旅游产品。
  
  此外,专家建议,选择“自由行”的游客在出发前要做足准备,除了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也应该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在旅游期间要绷紧安全弦,避免发生意外。
  
  “旅行社的团队游基本都会给游客买普通旅游险,但大部分‘自由行’和自助游的游客往往会忽略这方面的保障。”专家表示,选择“自由行”的游客应重视相关保险的购买,玩得尽兴的同时也增加一分保障。
  
  免店行程
  
  购物店生意惨淡
  
  在旅游法的震慑下,今年十一黄金周许多购物店已“风光不再”,经营惨淡,有些甚至直接关门歇业。
  
  宁夏一家主营枸杞、甘草、二毛皮等土特产的商店老板告诉记者,之前他们和区内旅行社基本都有协议,按照游客购物金额20%的提成给导游回扣。往年这一周的收入就能超过平时两个月,可这几天一个旅游团都没来,如果仅靠市民散买,店很快就要关门。
  
  不仅“专业”购物店销售遇冷,有着3A级景区称号的“中国枸杞博物馆”也因其“半馆半店”的性质,被旅行社列入“黑名单”。
  
  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枸杞博物馆虽然有着3A级景区“头衔”,但它有专门的购物场所,他们不敢打“擦边球”,所以认定其为购物店,不再列入行程。
  
  没有提成
  
  导游收入合理降
  
  其实,收入下降的不止购物店,还有导游,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导游收入的大部分都来自游客购物提成。据了解,以往宁夏导游带团进店购物普遍能拿20%的提成,一般来说,一个导游每月带团20天以上,收入就能过万元。但是现在他们的收入减少了40%左右。
  
  “其实原先导游的收入分配有些畸形,靠拿回扣不仅使导游个人收入忽高忽低,也导致导游之间收入不均,这并不利于导游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宁夏中国旅行社导游中心经理张媛说。
  
  为了适度弥补导游的收入损失,今年十一,宁夏旅行社普遍给导游每人每天200元的带团补贴,但导游的收入还是合理地下降了。
  
  保护游客
  
  旅游法威力初显
  
  2日,南宁机场的57名游客滞留事件在广西旅游“圈子”引发不小反响。记者了解到,这些游客本计划2日凌晨赴韩国旅游,由于旅行社送护照的车辆发生故障没有及时送到,导致游客滞留机场十余小时。最终,旅行社全额退款,并支付每人4000元赔偿金。
  
  对此,南宁中国青年旅行社一名工作人员说,这就是旅游法的“威力”。根据旅游法,旅行社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滞留等严重后果的,旅游者可以要求旅行社支付旅游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赔偿金。“如果在前几年发生这样的事,旅行社一般会赔偿每人500元至1000元。”这位工作人员说,实力不雄厚的小旅行社一年若遇到两次以上这样的事件,很可能“倒闭”。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