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排行行业资讯 排行市场研究分析
2013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阿里居首网易上榜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日期:2013-9-27 [关闭]
2013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榜发布
——阿里第一,小米首入围
《财富》(中文版)2013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榜今日正式发布。成立仅3年的小米科技登上今年的全明星榜单,成为本榜单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上榜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和海尔连续四年垄断全明星榜的前三甲。在今年的榜单上,阿里巴巴继2011年后再度当选“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榜冠军,百度排名第二,海尔第三。
《财富》(中文版)此次调查的300家候选公司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地位、长期投资价值、公司资产的合理利用、创新能力、管理质量、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能力等9个方面,而此次上榜的企业多家在2013年都有出色的表现。
1,287位公司高管接受了《财富》(中文版)的问卷调查并回答了全部问题。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上出现了11家新上榜公司。分别是小米科技、上汽、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工商银行、民生银行、方正集团、复星国际、中国海洋石油、国美电器、光明食品和招商局。
排名第11位的小米科技是本榜单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上榜公司,最近刚完成第四轮融资,其整体估值已达到百亿美元,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三年时间中。小米科技凭借其互联网属性的硬件生产,或将重新定义互联网领域的格局。
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能够受到众多商界精英一致赞赏的公司背后一定可以找到一群充满个人魅力的管理者。前十名上榜公司的CEO中,60后和70后各有两人,40后和50后则共有六位,占多数。
这些成功的创业者受两次大环境的影响:第一批公司在改革开放后10年左右诞生,包括海尔、联想、华为、万达、三一、格力等;第二批是在信息经济的推动下诞生,其中有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等,均为高科技和互联网企业。
虽然因治理有方赢得赞誉,他们都要面对两个难题:如何在30年后依然受赞赏?如何才能带领自己的公司进入全球最受赞赏公司的行列?那些受赞赏公司的领导者
文/fcadmin
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能够受到众多商界精英一致赞赏的公司背后一定可以找到一群充满个人魅力的管理者。作为印证,今年中国和全球最受赞赏公司的前十位中都存在“一人独大”的现象:比如在今天揭晓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榜上,我们看到了马云、李彦宏和张瑞敏等强势人物的身影;在全球榜上,杰夫·贝佐斯的亚马逊和霍华德·舒尔茨的星巴克都进入了前五名,他们两人也分别是今年和去年的《财富》年度商人。
在全球榜上,前十名中有七家公司由一位奇人领导。《财富》杂志高级编辑杰夫·科尔文指出这是由于信息经济时代成功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工业经济时代,一家公司可能在创始人的个人职业生涯结束前就蹿升至行业领导者地位。所以,这些公司的挑战是从一两个英雄统治的天才公司进化成为更为沉稳的、基业长青的百年公司。
反观我们中国的上榜公司,“一人独大”的现象则更为普遍:除了刚刚卸任的马云和创造独特的“轮值CEO制度”的任正非,大多数前十名的公司背后都有一位富有影响力和广受赞赏的CEO。这是因为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有很多公司仍处于创始人的任期内。本期封面报道我们独家采访了哇哈哈的宗庆后,回顾他如何打造一家受赞赏的企业。我们发现26年前,42岁的宗庆后踩着三轮车上街卖棒冰、汽水和校簿开始创业;到今天,宗庆后仍然经常亲自跑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设法摸清竞争对手的那些热卖产品。
前十名的公司中最“老”的公司是海尔和联想,它们都创建于1984年。那一年,柳传志带领十个人在北京一间租来的传达室里创办联想,他至今仍是联想的精神领袖;同一年,张瑞敏说服杨绵绵与他一起下海经营青岛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29年后海尔公司已经做到了白色家电全球第一,杨绵绵却还在亲自网购自己公司的产品,目的是寻找差距、图谋创新。
前十名的CEO中,60后和70后各有两人,40后和50后则共有六位,占多数。这些成功的创业者受两次大环境的影响:第一批公司在改革开放后10年左右诞生,包括海尔、联想、华为、万达、三一、格力等;第二批是在信息经济的推动下诞生,其中有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等,均为高科技和互联网企业。虽然因治理有方赢得赞誉,他们都要面对两个难题:如何在30年后依然受赞赏?如何才能带领自己的公司进入全球最受赞赏公司的行列?
第一个问题,科尔文给出了清楚的答案:公司的产品、服务与策略必须求新求变,而且变化的速度始终要领先一步。至于第二个问题,擅长英文演讲、懂得揭示自身闪光案例的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曾经在南非接受我们采访时提出中国公司要受赞赏必须先“提升软实力”,而中国移动曾经入选“亚太地区最受赞赏的50家公司”。如果说那些百年老店依靠先进的管理体系和品牌影响力获得赞誉,那么我们这些年轻的公司和他们并不年轻的领导者们则需要私下做更多功课,尽早把自己的创新之道传播出去、传承下去,建立被世界认可的品牌和优质的企业文化。
——阿里第一,小米首入围
《财富》(中文版)2013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榜今日正式发布。成立仅3年的小米科技登上今年的全明星榜单,成为本榜单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上榜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和海尔连续四年垄断全明星榜的前三甲。在今年的榜单上,阿里巴巴继2011年后再度当选“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榜冠军,百度排名第二,海尔第三。
《财富》(中文版)此次调查的300家候选公司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地位、长期投资价值、公司资产的合理利用、创新能力、管理质量、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能力等9个方面,而此次上榜的企业多家在2013年都有出色的表现。
1,287位公司高管接受了《财富》(中文版)的问卷调查并回答了全部问题。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上出现了11家新上榜公司。分别是小米科技、上汽、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工商银行、民生银行、方正集团、复星国际、中国海洋石油、国美电器、光明食品和招商局。
排名第11位的小米科技是本榜单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上榜公司,最近刚完成第四轮融资,其整体估值已达到百亿美元,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三年时间中。小米科技凭借其互联网属性的硬件生产,或将重新定义互联网领域的格局。
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能够受到众多商界精英一致赞赏的公司背后一定可以找到一群充满个人魅力的管理者。前十名上榜公司的CEO中,60后和70后各有两人,40后和50后则共有六位,占多数。
这些成功的创业者受两次大环境的影响:第一批公司在改革开放后10年左右诞生,包括海尔、联想、华为、万达、三一、格力等;第二批是在信息经济的推动下诞生,其中有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等,均为高科技和互联网企业。
虽然因治理有方赢得赞誉,他们都要面对两个难题:如何在30年后依然受赞赏?如何才能带领自己的公司进入全球最受赞赏公司的行列?那些受赞赏公司的领导者
文/fcadmin
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能够受到众多商界精英一致赞赏的公司背后一定可以找到一群充满个人魅力的管理者。作为印证,今年中国和全球最受赞赏公司的前十位中都存在“一人独大”的现象:比如在今天揭晓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榜上,我们看到了马云、李彦宏和张瑞敏等强势人物的身影;在全球榜上,杰夫·贝佐斯的亚马逊和霍华德·舒尔茨的星巴克都进入了前五名,他们两人也分别是今年和去年的《财富》年度商人。
在全球榜上,前十名中有七家公司由一位奇人领导。《财富》杂志高级编辑杰夫·科尔文指出这是由于信息经济时代成功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工业经济时代,一家公司可能在创始人的个人职业生涯结束前就蹿升至行业领导者地位。所以,这些公司的挑战是从一两个英雄统治的天才公司进化成为更为沉稳的、基业长青的百年公司。
反观我们中国的上榜公司,“一人独大”的现象则更为普遍:除了刚刚卸任的马云和创造独特的“轮值CEO制度”的任正非,大多数前十名的公司背后都有一位富有影响力和广受赞赏的CEO。这是因为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有很多公司仍处于创始人的任期内。本期封面报道我们独家采访了哇哈哈的宗庆后,回顾他如何打造一家受赞赏的企业。我们发现26年前,42岁的宗庆后踩着三轮车上街卖棒冰、汽水和校簿开始创业;到今天,宗庆后仍然经常亲自跑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设法摸清竞争对手的那些热卖产品。
前十名的公司中最“老”的公司是海尔和联想,它们都创建于1984年。那一年,柳传志带领十个人在北京一间租来的传达室里创办联想,他至今仍是联想的精神领袖;同一年,张瑞敏说服杨绵绵与他一起下海经营青岛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29年后海尔公司已经做到了白色家电全球第一,杨绵绵却还在亲自网购自己公司的产品,目的是寻找差距、图谋创新。
前十名的CEO中,60后和70后各有两人,40后和50后则共有六位,占多数。这些成功的创业者受两次大环境的影响:第一批公司在改革开放后10年左右诞生,包括海尔、联想、华为、万达、三一、格力等;第二批是在信息经济的推动下诞生,其中有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等,均为高科技和互联网企业。虽然因治理有方赢得赞誉,他们都要面对两个难题:如何在30年后依然受赞赏?如何才能带领自己的公司进入全球最受赞赏公司的行列?
第一个问题,科尔文给出了清楚的答案:公司的产品、服务与策略必须求新求变,而且变化的速度始终要领先一步。至于第二个问题,擅长英文演讲、懂得揭示自身闪光案例的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曾经在南非接受我们采访时提出中国公司要受赞赏必须先“提升软实力”,而中国移动曾经入选“亚太地区最受赞赏的50家公司”。如果说那些百年老店依靠先进的管理体系和品牌影响力获得赞誉,那么我们这些年轻的公司和他们并不年轻的领导者们则需要私下做更多功课,尽早把自己的创新之道传播出去、传承下去,建立被世界认可的品牌和优质的企业文化。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行业资讯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