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月饼今年团购订单大幅减少 商家转型另寻出路

主题词:月饼行业资讯 月饼市场研究分析


月饼今年团购订单大幅减少 商家转型另寻出路

  中秋节将至,“月饼全城大游行”的盛况却没如期出现。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商家发现,往年此时已经红红火火的“月饼券团购”生意今年骤冷,厂家的团购订单大幅减少。一些商家表示,不再发放月饼券或月饼卡;就连倒券的“黄牛”都显得没了精神,正在寻找别的“生财之道”。
  
  北京稻香村不售“月饼卡”
  
  中秋节,给员工或者关系客户送张月饼提货券、提货卡是很多单位的“福利”。日前,中央纪委要求要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这给月饼的团购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我们今年取消了月饼提货卡。”北京稻香村表示,往年的月饼提货卡主要是发放给公司团购的,然而今年中秋节马上就到了,联系团购月饼卡的公司不多。面对市场的冷淡,稻香村今年彻底取消了月饼卡。
  
  不过,北京稻香村表示,今年停发“月饼卡”还有个原因,是为了和其他外地‘稻香村’区别身份。因为每年诸如苏州稻香村、河北稻香村等都在网上大量销售月饼卡或月饼券,也曾因品质和提货问题引起消费者不满。为了避免蒙受“不白之冤”以及品牌区分,北京稻香村决定今年干脆不卖月饼卡。
  
  月饼券“团购业务”生意清淡
  
  “以往团购业务部要有专人负责,但今年不再设团购专员了。”北京大三元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主要的生产力量都投入在零售市场。
  
  大三元表示,往年月饼产量的一半以上都要供给团购,而今年团购需求不旺盛,“目前大部分月饼产量都是给零售的。”基于此,大三元今年不设团购专员,团购业务和普通的零售业务都是同一个人在负责。实际上,将业务重心从“团购月饼券”转向零售市场,主打“亲民路线”的不仅大三元一家。记者拨打了几家厂商的销售热线,发现大部分厂商今年都没有专门负责团购业务的专员。
  
  “去年到这个时候店里都供不上货,可现在仓库里还堆着许多。”味多美苏州街店靠近中关村,附近的公司原本每年都来“团购”月饼券或礼盒。今年虽然月饼团购优惠的海报早早就挂在了大门外,但效果却不怎么样。在临近的金凤成祥、巴黎贝甜等零售店,店员也表示“今年月饼不太好卖啊”,月饼礼盒和团购的优惠海报都放在显著位置,来洽谈购买的公司却大幅减少。
  
  倒月饼券的“黄牛”黄了
  
  在物美超市某门店,摆放整齐的月饼销售区放置了易拉宝,各品牌月饼礼盒的“团购折扣”一览无余,促销力度比往年大了不少。不过,这里的负责人员向记者表示:“上货两周了,团购订单还不多。今年中央的严格要求,对团购月饼的影响应该挺大的。”
  
  “今年生意肯定不好做,我正琢磨着发展点儿别的业务呢。”记者在赶集网联系到一位收购月饼券的“资深黄牛”,他正为中秋节的生意焦虑。这位“黄牛”说,往年他手里出货最多的是点心铺、西饼屋的代金卡和月饼券,利润比较大的则是星级酒店的月饼券。“但今年大酒店月饼市场大幅度压缩,券的面额和数量都少了。关键是这些券收来了卖给谁呢?”
  
  这位“黄牛”的话,记者从五洲皇冠假日酒店得到了验证。这家五星级酒店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今年他们向厂家投放的月饼订货量减少三四成,价格上也比往年略降了。“一百多块钱的月饼礼盒预期市场较好。”
  
  中秋礼品转向“实惠贴心”
  
  “其实去年我们就不送月饼券了,改成咖啡厅的小面额代金卡。”在公司负责礼品采购的段小姐告诉记者,以前过中秋节的时候公司也是给客户送月饼,后来发现这种礼品完全没有起到联络感情、表达感谢的效果。“一到中秋节月饼就扎堆,一些客户直接告诉我‘家里堆满月饼了’,还说要把月饼券转送给我。”
  
  因为送礼的对象都是年轻白领,段小姐去年便改送咖啡厅的消费券。“也没多少钱,面额200元的可以消费10杯咖啡,挺划算的。”这样的礼物受到了好评。今年中秋节前,段小姐又向公司申请更换了礼物:某有机食品购物网站的代金卡,可以换领一箱蔬菜或者一份肉食、牛奶和橄榄油的“大礼包”。“同样是送吃的,送这些有机食品更实惠贴心些,也受客户的欢迎。”
  
  方女士所在的公司今年则明确向员工表示:不发月饼和月饼卡,而是用其他礼品代替。“我听说给女员工的是一套挺不错的丝巾,给男员工的是小手包。而且,每位员工还有一套毽子、跳绳和羽毛球拍的‘运动套装’。”方女士觉得这“有点意思”:相比月饼高糖、高油脂的不健康,发点东西让大家迈开腿运动明显更贴心。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