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男子听信保本无风险投30万理财 半年不到亏光

主题词:理财行业资讯 理财市场研究分析


男子听信保本无风险投30万理财 半年不到亏光

  林先生,一年稳定收入十几万元。2010年,受大环境影响,银行的存款利息较低,货币价值不断缩水,林先生迫切想让财富增值。
  
  一个热门网站上的帖子引起了他的注意:D公司不论亏损盈利,给每月1.5%的受益。
  
  网上东西三分假,林先生还算理智,特意去到D公司实地考察了一番。
  
  接待他的是经理,叫小张(化名),宁波人,年轻有为。小张说他以前是个职业操盘手,用了十个月时间,把几百万本金操盘到十多倍的升值后,获得了两百万提成,此后自立门户,开了这家公司。
  
  林先生看客户很多,小张又为人谦和,对投资这一块的思路非常清晰,放下了心。
  
  2010年6月份,林先生与D公司签订了《操盘委托协议书(固定收益)》,委托D公司进行理财,约定投资风险由D公司承担,收益各分一半。
  
  之后,林先生将30万元打入了D公司指定的H公司南京代表处,跟林先生对接的是余小姐。
  
  可才到6月底,账户上就出现了亏损。林先生质问小张,小张解释,操盘的并不是他本人,而是下边的业务员,如果把钱放在他这,他有信心扭亏为盈,毕竟,他持有国家黄金分析师资格证书。林先生这才放下心来。
  
  10月份,余小姐告诉林先生,资金全部亏完了。林先生立即去找小张,不见了人。
  
  过了一两个月,小张主动联系了林先生。他表示了歉意,还说愿意出具一张借条,按照亏损的金额,个人偿还。林先生再一次相信了他。签下借条后,小张再度“人间蒸发”。
  
  林先生将小张告上江北法院后才知道,今年上半年以来,像他这样与D公司签订委托“保本无风险”理财,再由小张个人签订借款合同的民间借贷案件,法院已连续受理了五起,金额在十万到几十万不等。
  
  小张经法院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法庭经缺席审理,判决小张应归还林先生30万元借款。
  
  本报通讯员孙乔本报记者陈翔
  
  播报人:江北法院
  
  “保本无风险”,这是连巴菲特都不敢许下的空洞承诺,偏偏有不少人信了。结局是,血本无归。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