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药行业资讯 中药市场研究分析
2013第一季度中药各商品出口形势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日期:2013-8-12 [关闭]
中药材饮片领涨一季度中药出口。一季度,我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为2.5亿美元,同比增长37.6%,是中药中增速最大的商品;出口数量5万吨,同比增长10.5%。亚洲是我中药材及饮片最大的出口地区,出口额排名前十的目标市场中有7个是亚洲国家或地区,出口额占比87.27%。香港和日本仍然是中药材饮片的最主要出口市场,一季度,我对香港出口额为9617万美元,同比涨幅107.6%,对日本出口额为4313万美元,同比小幅下降2%。出口额前十市场中,出口额同比下降的另两个国家是韩国和荷兰。一季度,我中药材及饮片对韩国出口额1904万美元,同比下降23.3%,对荷兰出口额仅为393万美元,同比下降26%。
一季度,海关统计的37种中药材品种中,出口价格同比上涨的有24种,占比65%。其中,出口额较大的两个品种人参和三七价格涨幅也较大。一季度人参出口数量为577吨,同比增长5.7%,价格同比上涨27%;三七出口1522吨,同比增加131%,价格涨幅102.4%。这些药材的共同特点是产地集中、种植周期长,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滞后性。另外,人参新增加的药食两用属性,进一步加剧了人参的资源稀缺性,拉升了人参的出口价格。
植物提取物出口走出低迷,回暖趋势明显。一季度,我国植物提取物进出口额4.1亿美元,同比增加12.1%。其中出口额3.3亿美元,同比增加11.2%,占中药商品出口额的47%,植物提取物在中药产品出口中继续保持较大比重,已走出去年3%低速增长期,呈现稳步回暖趋势。
传统植物提取物出口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是拉动植物提取物出口回暖的重要因素。一季度,我植物提取物对美国和日本的出口额分别为7027.4万美元和4939万美元,增幅分别为26.9%和7.2%。一季度最值得关注的市场是以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盟市场,植物提取物对东盟出口额同比增长67.6%,达到3774.7万美元。其中,对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市场出口额增幅均超过100%,对马来西亚的出口额增幅更是高达224.3%,甜叶菊提取物出口大增是主要原因。甜叶菊提取物自2011年获得欧盟市场新资源食品地位以来,市场需求不断发酵,继2012年全年出口额达到7800万美元后,今年一季度出口额更是大幅上涨,达到2024.7万美元,同比增长65%。
中成药东盟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一季度,中成药出口6362万美元,同比增长6.5%。亚洲依然是中成药出口的主要市场,出口金额占比达到72.3%。中成药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是香港,一季度我中成药对香港出口2730万美元,出口金额占比达43%。值得注意的是,东盟国家作为我国重要的中成药出口目的地,其市场地位日益提升。一季度,我对东盟出口额1335万美元,同比增长47.5%,占比21%。在一季度中成药出口前十的国家和地区中,东盟国家占有四席,其中,我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额同比增幅均超过50%。由于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和影响,东盟地区在中成药进口方面极具市场潜力,已渐成为我中成药出口的主要市场,另外2015年东盟一体化以后,有望中成药在东盟一个国注册后,能够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期待中药真正以药品身份在东盟各个国家流通。
保健品出口略有回暖。我国出口保健品多以保健品原料为主,常见的有鱼油、蜂王浆、蜂花粉等,保健品制剂占比较少。一季度,我国保健品出口额为6117万美元,同比增长25.4%,较去年2.5%的增幅略有回升;出口数量1.3万吨,同比增长12%。美国仍是我国保健品出口的第一大国别市场,一季度我对美保健品出口额1643万美元,同比增长38.5%,占比27%,鱼油(除鱼肝油以外的)和蜂蜡成为我对美主要出口的保健品,出口额占整个对美出口产品的93%。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智利市场,一季度我对智利保健品出口额731万美元,同比增长16倍,一跃成为我保健品出口第二大市场,我对智利出口的主要产品是鱼油(除鱼肝油以外的)产品。
总的来说,一季度中药进出口开局较好,呈现平稳回升态势。然而,良好的开端并不意味着一定一帆风顺,对于中药原料类商品出口,规范的市场秩序建设仍然任重道远。缺乏标准的植物提取物的出口前景更是难以预料。从去年开始,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组织国内20家植物提取物生产企业制定了首批10个植物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这10个标准已于上月通过专家审评,预计将于6月CPhIChina(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期间对外发布。标准的发布将带动整个行业产品质量的提升,逐步建立行业准入机制,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对于中成药而言,以药品身份进入目标市场仍然是大部分企业的最终目标,欧盟传统药注册是企业进入欧盟难以绕过的坎,企业“单打独斗”预计短期内难有大的突破,为此,医保商会计划今年下半年组织企业赴瑞典接受传统药注册培训,期望从更高层面帮助企业打破僵局。目前除了欧盟地区外,中国香港、东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都是中药能以药品身份进入的目标市场,也是出口企业应重点关注的市场,其中东盟市场尤为值得关注,预计2015年之后该地区将成为我中成药出口最重要的市场。
一季度,海关统计的37种中药材品种中,出口价格同比上涨的有24种,占比65%。其中,出口额较大的两个品种人参和三七价格涨幅也较大。一季度人参出口数量为577吨,同比增长5.7%,价格同比上涨27%;三七出口1522吨,同比增加131%,价格涨幅102.4%。这些药材的共同特点是产地集中、种植周期长,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滞后性。另外,人参新增加的药食两用属性,进一步加剧了人参的资源稀缺性,拉升了人参的出口价格。
植物提取物出口走出低迷,回暖趋势明显。一季度,我国植物提取物进出口额4.1亿美元,同比增加12.1%。其中出口额3.3亿美元,同比增加11.2%,占中药商品出口额的47%,植物提取物在中药产品出口中继续保持较大比重,已走出去年3%低速增长期,呈现稳步回暖趋势。
传统植物提取物出口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是拉动植物提取物出口回暖的重要因素。一季度,我植物提取物对美国和日本的出口额分别为7027.4万美元和4939万美元,增幅分别为26.9%和7.2%。一季度最值得关注的市场是以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盟市场,植物提取物对东盟出口额同比增长67.6%,达到3774.7万美元。其中,对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市场出口额增幅均超过100%,对马来西亚的出口额增幅更是高达224.3%,甜叶菊提取物出口大增是主要原因。甜叶菊提取物自2011年获得欧盟市场新资源食品地位以来,市场需求不断发酵,继2012年全年出口额达到7800万美元后,今年一季度出口额更是大幅上涨,达到2024.7万美元,同比增长65%。
中成药东盟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一季度,中成药出口6362万美元,同比增长6.5%。亚洲依然是中成药出口的主要市场,出口金额占比达到72.3%。中成药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是香港,一季度我中成药对香港出口2730万美元,出口金额占比达43%。值得注意的是,东盟国家作为我国重要的中成药出口目的地,其市场地位日益提升。一季度,我对东盟出口额1335万美元,同比增长47.5%,占比21%。在一季度中成药出口前十的国家和地区中,东盟国家占有四席,其中,我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额同比增幅均超过50%。由于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和影响,东盟地区在中成药进口方面极具市场潜力,已渐成为我中成药出口的主要市场,另外2015年东盟一体化以后,有望中成药在东盟一个国注册后,能够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期待中药真正以药品身份在东盟各个国家流通。
保健品出口略有回暖。我国出口保健品多以保健品原料为主,常见的有鱼油、蜂王浆、蜂花粉等,保健品制剂占比较少。一季度,我国保健品出口额为6117万美元,同比增长25.4%,较去年2.5%的增幅略有回升;出口数量1.3万吨,同比增长12%。美国仍是我国保健品出口的第一大国别市场,一季度我对美保健品出口额1643万美元,同比增长38.5%,占比27%,鱼油(除鱼肝油以外的)和蜂蜡成为我对美主要出口的保健品,出口额占整个对美出口产品的93%。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智利市场,一季度我对智利保健品出口额731万美元,同比增长16倍,一跃成为我保健品出口第二大市场,我对智利出口的主要产品是鱼油(除鱼肝油以外的)产品。
总的来说,一季度中药进出口开局较好,呈现平稳回升态势。然而,良好的开端并不意味着一定一帆风顺,对于中药原料类商品出口,规范的市场秩序建设仍然任重道远。缺乏标准的植物提取物的出口前景更是难以预料。从去年开始,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组织国内20家植物提取物生产企业制定了首批10个植物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这10个标准已于上月通过专家审评,预计将于6月CPhIChina(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期间对外发布。标准的发布将带动整个行业产品质量的提升,逐步建立行业准入机制,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对于中成药而言,以药品身份进入目标市场仍然是大部分企业的最终目标,欧盟传统药注册是企业进入欧盟难以绕过的坎,企业“单打独斗”预计短期内难有大的突破,为此,医保商会计划今年下半年组织企业赴瑞典接受传统药注册培训,期望从更高层面帮助企业打破僵局。目前除了欧盟地区外,中国香港、东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都是中药能以药品身份进入的目标市场,也是出口企业应重点关注的市场,其中东盟市场尤为值得关注,预计2015年之后该地区将成为我中成药出口最重要的市场。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行业资讯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