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铁路货运行业资讯 铁路货运市场研究分析
高铁快递将成为改革后铁路货运的主要业务之一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日期:2013-6-18 [关闭]
中国铁路总公司货运组织改革方案昨天出炉,“高铁快递”将成为改革后铁路货运的主要业务之一。“四纵四横”高铁线路向市场开放,物流企业对此“拍手叫好”。6日,中通、顺丰、韵达等快递公司表示,开通后肯定会考虑开展此业务,这将减少物流企业的成本,但高铁并不会完全取代航空。
高铁快递成本比航空低1/4
“高铁开放,作为快递企业拍手欢迎,铁路这么庞大的网络,如能和物流公司资源很好整合,将可大大减少成本。”顺丰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东铁路局披露,以去年开通试点的广州南至长沙南高铁快递为例,从广州到长沙,航空方式约为2元/公斤,汽车方式约为0.3-0.4元/公斤,高铁运价为1.5元/公斤,成本较航空低25%。
韵达快递北京公司总经理认为,高铁物流运输除了成本优势外,还比公路运输速度快。并且航空业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导致航班延误,甚至是取消,而高铁运输所受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少,准点率比较高,能保证快递时效性。
虽然在时效性上具备一定优势,但是快递企业对“铁老大”的配套措施心存疑虑。“逢年过节高峰时段,也是快件高峰,高铁运力不足的情况下,是否还能顾及快件?”
中国物流学会相关人员表示,如果铁路成本维持较低水平,像他们这样以公路运输为主的物流公司会选择将在主干线上用铁路运输,在铁路到不了的地方用公路物流运输。
铁路最优半径为500-1000公里
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快件运输80%是用汽运,15%是航空,依靠铁路等其他形式的还不足5%,虽然高铁快递较航空具有一定优势,但业内人士认为,高铁并不能完全取代航空。
高铁货运会与在相同的货运线路上的航空货运产生一些竞争,但差别不大。低值大宗货品以及国内货运会选择铁路,高值小件货品以及国际运输则会选择航空。
顺丰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不同的交通方式,对物流公司而言都有其最优半径。航空对于1000公里以上的长途快件最为合适,铁路在500-1000公里这个距离具有竞争力,而500公里以下公路汽运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业内相关人员表示,快递公司可以变成铁路运输的“揽收员”,互惠互利,“各赚各的钱”。
高铁快递成本比航空低1/4
“高铁开放,作为快递企业拍手欢迎,铁路这么庞大的网络,如能和物流公司资源很好整合,将可大大减少成本。”顺丰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东铁路局披露,以去年开通试点的广州南至长沙南高铁快递为例,从广州到长沙,航空方式约为2元/公斤,汽车方式约为0.3-0.4元/公斤,高铁运价为1.5元/公斤,成本较航空低25%。
韵达快递北京公司总经理认为,高铁物流运输除了成本优势外,还比公路运输速度快。并且航空业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导致航班延误,甚至是取消,而高铁运输所受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少,准点率比较高,能保证快递时效性。
虽然在时效性上具备一定优势,但是快递企业对“铁老大”的配套措施心存疑虑。“逢年过节高峰时段,也是快件高峰,高铁运力不足的情况下,是否还能顾及快件?”
中国物流学会相关人员表示,如果铁路成本维持较低水平,像他们这样以公路运输为主的物流公司会选择将在主干线上用铁路运输,在铁路到不了的地方用公路物流运输。
铁路最优半径为500-1000公里
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快件运输80%是用汽运,15%是航空,依靠铁路等其他形式的还不足5%,虽然高铁快递较航空具有一定优势,但业内人士认为,高铁并不能完全取代航空。
高铁货运会与在相同的货运线路上的航空货运产生一些竞争,但差别不大。低值大宗货品以及国内货运会选择铁路,高值小件货品以及国际运输则会选择航空。
顺丰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不同的交通方式,对物流公司而言都有其最优半径。航空对于1000公里以上的长途快件最为合适,铁路在500-1000公里这个距离具有竞争力,而500公里以下公路汽运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业内相关人员表示,快递公司可以变成铁路运输的“揽收员”,互惠互利,“各赚各的钱”。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行业资讯
相关行业数据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