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同仁堂质量门:股价三天跌近5%

主题词:医药行业资讯 医药市场研究分析


同仁堂质量门:股价三天跌近5%

  近日,同仁堂被媒体曝光近40种药含朱砂涉汞超标。同仁堂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朱砂为常用传统中药材,符合中医配伍理论,患者遵医嘱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服用是安全有效的。
  
  同仁堂在朱砂涉汞超标案中回应“按说明服用安全”,如果真的安全为何香港卫生署却要求召回产品,呼吁市民立即停用上述中成药?“按说明服用安全”是对公众安全的不负责。之所以这样说,是同仁堂在回应中只是简单罗列了朱砂为常用传统中药材,似乎朱砂两千年的使用历史就可以佐证其对人身没害。完全无视朱砂中汞超标带给神经系统和肾脏的损伤。一方面是明确的现代科学验证汞超标的危害,另一方面却是拿着传统来证明自己,这无疑是“中药无毒副作用”思想的体现,缺乏应有的科学精神。
  
  实际上,香港的高标准并非对中药的否定,而是一种对中医的负责。过去不具备科学分析仪器,很多中药品难以分析其药理,如今发现了问题就应该本着科学的态度去承认,难道祖传的中药就没有副作用吗?这恐怕与科学相违背吧。
  
  退一步讲,就算按原配方是安全的,但是被爆出的牛黄千金散的朱砂超国家标准,已经是不合格产品了,在此情况下,“按说明服用安全”就是忽悠人。今年1月中旬,北京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被曝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甘露醇,以使食品达到药品的功效。而这并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月初,在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份公告中,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的一批次地黄被查出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不合格。面对香港的高标准,同仁堂本应该深刻反省,而不是一再声称安全吧?
  
  同仁堂的言论不禁让人想起了一些食品企业的说法,含添加剂的未必不安全,安全的未必高质量等等。正如网友所言,这是保密处方的政策给惯得。面对香港卫生署的高调,咱们的相关部门能不能在推销板蓝根、支持真气运行学外起一点本应有的监管作用呢?
  
  百年药店同仁堂在接连被爆出产品含有朱砂、汞等有毒物品后,5月22日发表了关于朱砂使用无害的声明。在这个声明中,同仁堂称其药品使用的朱砂符合国家生产标准,对于人体无害。然无独有偶,汉森药业、云南白药都曾有药物被疑含有有毒物,中药行业因质量检测等沉疴无力自表清白。
  
  从古时的丹药算起,中医的对于重金属配方的研制甚至成为药学上的一大特色。重金属的富集作用,随着人体内环境的逐步改变在人体中产生的影响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古时在化学工业研究发展不足的缺陷下,中医的制药方式中,物理制药几乎占据了全部制药模式。因此造成了中医的缺陷在于缺乏对药物成分的毒理学研究,剂量的配置也多依靠人工经验。同仁堂作为百年老字号也同样难逃质量沉疴。
  
  中药学对于毒理研究和人体的生理学缺乏与时俱进的眼光,病理沉疴由此而生。从同仁堂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朱砂本无害,只是在配方中有不同程度对于药性相克研究的盲区最终酿成恶果,这也同时为药界敲响警钟,中药虽可治本,但用药需谨慎。如今国人体内含遍元素周期表,当仁不让地成为金刚不坏之身。古云:病树前头万木春,经验如此害人,中药沉疴何时才能度过万重山。单纯看中药质量沉疴,也不能仅仅将问题归咎到药学传统经验上。在中药的药理学研究上,是否我们忽视了另一个死角,即“把关人”的存在。
  
  如果说,形而上的机械经验主义是中药害人的罪魁祸首,监管不当也理所当然沦为了”毒药“的帮凶。质量监管无论在药品还是食品的研究中,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从三聚氰胺到含“镉”大米,无不暴露出质量把关人在监管和督促方面的不足。在我国对于药品毒性处理的监督和管理仍然陷在盲区中,中药毒性沉疴之所以在建国后能够安然无事地存在数十年,甚至于最终也是在港澳市场遭受阻力后被正式曝光。监管部门在法律和制度方面的缺失于此也逃脱不了关系。中药行业对于药品的毒性检测和不良影响,使用效果也存在不确定性,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患者在不良反应和禁忌方面多见“尚不明确“。这让大多数患者在使用时不知该如何取舍,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了国民在药理知识方面的匮乏。
  
  由此可见,药品发展现状的改良必须从中药行业内部和提高国民健康意识普及病理常识,避免病急乱投医和讳疾忌医不安全的现状。只有当中药行业管理与监测,行业道德化经营,和提高国民素质三管齐下,才能让中药安全度过万重山。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