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生物产业行业资讯 生物产业市场研究分析
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日期:2013-5-7 [关闭]
《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3年~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率显著提升。
规划明确了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等七大重点发展领域和主要任务。
在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方面,规划要求组织实施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等行动计划,加快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中药等新产品与新工艺开发和产业化。2013年~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推动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投放市场,形成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提高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度和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在促进生物医学工程高端化发展方面,规划要求组织实施高性能医学装备产业化行动计划。到2015年,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年产值达到4000亿元,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高端化发展的生物医学工程制造企业。
在增强生物农业竞争力方面,规划要求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农用生物制品标准化高品质发展。推进海洋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综合利用。到2015年,生物农业年工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推广一批新技术与重大新产品,培育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生物农业企业。
在推动生物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方面,规划要求到2015年,生物制造产业年产值达到7500亿元,生物基产品和生物工艺对石油化工原料及传统化学工艺的替代取得重大进展,发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在促进生物能源商业化发展方面,规划要求到2015年,生物能源年利用总量超过5000万吨标准煤,可减排二氧化碳9500万吨,生物能源产业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
在发展壮大生物环保产业方面,规划要求以水污染、大气污染、有机废弃物治理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治理与修复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2013年~2015年生物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生物环保产业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
在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方面,规划要求重点支持合同研发和委托制造服务产业的发展,组织实施生物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培育基因测序、分析测试和生物信息等专业服务企业。到2015年,生物服务产业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服务大型企业。
规划明确了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等七大重点发展领域和主要任务。
在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方面,规划要求组织实施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等行动计划,加快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中药等新产品与新工艺开发和产业化。2013年~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推动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投放市场,形成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提高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度和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在促进生物医学工程高端化发展方面,规划要求组织实施高性能医学装备产业化行动计划。到2015年,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年产值达到4000亿元,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高端化发展的生物医学工程制造企业。
在增强生物农业竞争力方面,规划要求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农用生物制品标准化高品质发展。推进海洋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综合利用。到2015年,生物农业年工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推广一批新技术与重大新产品,培育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生物农业企业。
在推动生物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方面,规划要求到2015年,生物制造产业年产值达到7500亿元,生物基产品和生物工艺对石油化工原料及传统化学工艺的替代取得重大进展,发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在促进生物能源商业化发展方面,规划要求到2015年,生物能源年利用总量超过5000万吨标准煤,可减排二氧化碳9500万吨,生物能源产业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
在发展壮大生物环保产业方面,规划要求以水污染、大气污染、有机废弃物治理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治理与修复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2013年~2015年生物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生物环保产业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
在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方面,规划要求重点支持合同研发和委托制造服务产业的发展,组织实施生物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培育基因测序、分析测试和生物信息等专业服务企业。到2015年,生物服务产业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服务大型企业。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行业资讯
相关行业数据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