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三产和居民用电快速增长有关。今年前11个月,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16%、2.62%、11.66%和11.43%,增速同比分别回升2.19个、3.74个、4.33个和6.70个百分点。
赵辰昕解读称,从用电结构看,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继续大于第二产业。前11个月,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合计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影响度达到42.52%,高于第二产业的38.23%,用电结构继续优化。三产用电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同比增长15.38%,商业、住宿和餐饮业用电同比增长9.99%,金融、房地产、商务及居民服务业用电同比增长12.84%。
从发电情况看,入冬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优化电力运行方式,增加清洁能源发电比例,减少弃水弃风弃光,水电发电量11月同比增长2.6%,由连续两个月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初步统计,1至11月全国水电、核电、风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6.94%、23.87%和30.30%。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今年四季度气温因素对用电的影响比三季度有所减弱,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比三季度有所回落;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左右,其中气温因素拉高全年增速2个百分点左右,明显超过预期,也导致全年用电增速明显超过预期。预计全年新增装机1.2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7000万千瓦,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6.4亿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将进一步提高至36.5%左右。全国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富余、部分地区相对过剩,迎峰度冬期间部分地区电煤供应可能出现偏紧甚至紧张局面。预计全年火电设备利用小时降至4150个小时左右,加之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下调、部分省份电力用户直接交易降价幅度较大、电煤价格急剧上涨,煤电企业效益被严重压缩,部分大型发电集团煤电已出现整体亏损,企业生产经营正面临严峻困难与挑战。
- 11月财政收入增3.1%支出增12.2% 收支
- 统计局回应人民币汇率: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
- 供给侧改革这一年:去产能目标提前且超额完成
- 中国官方:CPI未来将温和上涨 通胀压力不会明
- 统计局:明年CPI将温和上涨 通胀压力不会明显
- 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91亿 同比增
- 任泽平点评11月经济数据:工业生产平稳 地产投
- 统计局:人民币贬值主要是受国际因素影响
- 新华社追问东北经济到底有没有稳住:不断筑底中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