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宝马”代步车泛滥
千元入手“奔驰宝马新能源汽车”不再是梦。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老年代步车傍大牌的方式分为两类:一类为外观设计上对大牌进行模仿,按照奔驰、宝马、路虎等知名品牌照猫画虎;另一类直接名称上谐音模仿。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河北休闲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名为东方锐达的四轮电动轿车,在外观上看与奔驰smart相差无几,从车型到图标几乎相同,同样被仿造的大牌还有“奔驰”、“宝马”、“玛莎拉蒂”等。
在北京朝阳区一家电动车专卖店中,销售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店中有一款销量非常好的代步车,名称叫“大洋”需要预定从仓库取货。记者询问是否与摩托车生产商“大阳”品牌同一出处时,该销售人员表示,并非一个厂家。另一款名叫“酷派”的老年代步车,与手机品牌“酷派”同名,但店员表示,两者并无任何关系。
博眼球牟暴利
老年代步车是低速四轮电动车的一种代称,因当下几乎监管真空状态且频频引发交通事故备受争议。同时,因车辆不需要牌照,驾驶员不需要驾照,颇受消费者欢迎。部分车企因此山寨、傍大牌的形式从中获取暴利。
上述售卖“奔驰”等老年代步车的销售人员称,同等价位的老年代步车,贴大牌的产品销量更好。另有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与纯电动汽车相比,老年代步车的研发费用仅有几万元,门槛极低,小作坊企业也能生产。行业鱼龙混杂之下,傍大牌博眼球成为热卖的关键之一。
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年代步车品牌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行业内部分企业模仿国际大牌车企制造老年代步车销售,迎合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傍大牌的老年代步车与正牌名车售价天差地别,部分消费者没钱买名牌车可以尝试开名牌车的缩小版”。
北京商报记者昨日接连致电上述傍大牌的代步车企业,不过,至记者截稿时仍未能接通。
尚处监管空白
老年代步车行业傍大牌乱象,反映了老年代步车的行业规范和生产规范亟待出台。北京集慧智佳知识产权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咨询师王静竞认为,在名称上进行模仿的企业是在打法律的擦边球。山寨企业刚起步,需要借助别人品牌的知名度带动销量。但这种外观上模仿,在法律上存在巨大风险。不过,当下该行业尚处监管空白,大型车企也并没有在该领域大规模打假。
王静竞指出,对于企业来说,“傍大牌”仅仅是一时之计,企业前期发展进行抄袭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具备一定规模后,企业应当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获得竞争力。一味的进行模仿,不仅会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更有可能触犯法律。
据悉,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中有明确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不过,为了追逐利益依然会有企业铤而走险。
- 国家电网将建电动车充电桩12万个
- 汽车租赁商业模式尚未形成 新能源汽车提速发展
- 新能源汽车服务模式待重塑 配套服务成致命性掣肘
- 二手车市场井喷迟迟未现 电商平台洗牌在即
- 我国进口车市或呈三连降走势 且明年并无好转迹象
- 重卡11月销量猛增88% 暗示中国经济回暖
- 雾炮车厂商承认宣传册造假 未获科技部立项
- 我国高铁装备核心器件首获海外批量订单
- 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拟放开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