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兴洲表示,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住房需求从全面短缺到短缺,再到满足主流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国务院研究中心曾做测算,在2012年、2013年前后,我国城镇家庭已达到户均一套房,和过去的极度的全面短缺完全不同。这也意味着,现阶段的房地产存在泡沫。”任兴洲表示,目前部分行业受过剩产能拖累,导致资金涌入房地产,风险和泡沫又被加大。
《报告》指出,2016年前三季度,在宏观利好政策不断加码的背景下,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房价出现快速上涨,投资投机需求入场,房地产泡沫卷土重来。数据显示,2016年2月至9月各月份中,全国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每平方米7394元、7400元、7449元、7418元、7322元、7337元、7362元、7373元。
这一数值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4.39%、18.25%、16.28%、14.26%、12.3%、11.5%、11.51%、12.66%,远远超过2014年全年的1.28%和2015年的9.11%。
《报告》称,35个大中城市中24个城市房价收入比正向偏离历史均值,且22个城市的偏离程度高达10%以上。其中,深圳在收入增速保持平稳的状况下,房价存在超过180%的回调空间,风险状况堪忧。此外,35个城市中多达32个城市的房价租金指数比相对住房使用成本指数的倒数正向偏离,意味着楼市非理性投机氛围增多,非理性投资带来的高估值风险值得警惕。以厦门为例,房价在资金成本不发生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存在近100%回调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表示,本轮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过猛,主要城市住房市场整体高估态势进一步加剧,风险程度整体高于2010年。深圳、厦门、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风险状况较为突出。
“经济下行、人民币贬值、资产荒、实体经济不景气与城市分化,是引发楼市局部过热的重要环境因素;驱动全社会支持或从事房地产投资投机的利益机制,是导致楼市局部过热的深层根源;市场主体合作博弈,是楼巿局部过热的整体原因;巨量资金导入是楼市局部过热的主要源头;‘地王’频出,是加速楼市过热与恐慌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消极调控,是房价暴涨和市场恐慌的重要原因。”倪鹏飞认为,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是,区域住房市场发展出现严重结构失衡,高库存和住房短缺同时并存。一二线城市库存少,销售火爆;三四线却销售增长缓慢,去库存效果不明显。
倪鹏飞指出,本轮楼市热潮不可避免地使局部房地产泡沫加剧,从而诱发并加大市场风险,不得不引起重视。例如,局部上涨过快刺激巨量资金通过各种灰色渠道涌入房地产市场,扭曲资源合理配置,加剧财富分配不平等,加大金融体系风险。
鉴于楼市泡沫不断积聚,任兴洲强调,此轮果断调控不会轻易放松,但在实体经济依然较弱的背景下,不会选择贸然刺破房地产泡沫,会选择逐步释放风险。这意味着此轮调控将是一场持久战。
《报告》预测,2017年中国楼市将迎调整期,总体呈平稳回落态势,但具有不确定性。未来楼市调整幅度和时长将基于调控和改革的力度,空间上,调控也将呈差异化。具体指标上,将是全国房价整体增幅收窄,个别月份或将绝对下降。其中,一二线先前房价涨幅较快的城市房价增幅回落会更大,三四线城市分化,去库存任务仍然艰巨。
倪鹏飞认为,我国楼市调控需调整发展战略,让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城市化协调发展;加快相关制度改革,释放新需求去库存并对冲市场调整;在土地、金融、财税等关键领域实现改革突破,铲除经济房地产化及波动的根基;健全楼市调控的工作机制,完善楼市调控的问责机制。
- 部分房企现耐药性 正铆着劲儿熬限购等上涨
- 北京楼市新政满俩月 买卖双方均陷僵持观望
- 2016北京住宅用地拍卖落幕 土地整体供应创近
- 楼市调控政策继续加码 热点城市成交持续缩量
- 楼市开启新一轮加码调控 本轮起码持续6至9个月
- 前10月主要热点一二线城市住宅施工面积负增长
- 房贷业务将收缩 银行资金有望流入实体经济领域
- 房贷杠杆降温:水龙头被捏紧 多家银行观望情绪浓
- 10月以来三波调控接踵而至 楼市成交量连续两月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