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8月24日跌破年线以来,沪综指曾多次尝试收复“牛熊分界线”但均无功而返;近期大盘再现上涨势头,并突破年线和阶段性高点,不过分析人士并不认为中国股市会就此进入新一轮牛市,未来上涨节奏将放缓。
“发动牛市的根基至少要有流动性的支撑,要么基本面要有比较坚实的基础,目前两者都不具备。”方正证券分析师陈敏称。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全球货币政策有边际趋紧的势头,国内货币政策也在往防控风险的方向转变。在此背景下,市场流动性并没有充沛到可以发动牛市的地步。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表示,10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新动能加快成长;但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经济企稳基础仍不牢固。
不过随着物价攀升,利率下沉,中国正重回“负利率”时代,保值增值资金或重回股市;而近期房地产和大宗商品市场的火爆,也令股市成为相对“价值洼地”。
中国10月CPI重回“2时代”,涨幅2.1%并创下六个月新高,通胀短期料维持温和上升态势;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目前则仅为1.5%。另路透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测算,9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扩大至11.2%,并录得连续一年上涨。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居民重要投资渠道的房地产市场今年已有可观涨幅,在限购政策和获利离场的双重驱动下,料有部分房市资金流入股市。
同时,随着中国企业盈利回升,投资者信心也逐渐恢复。数据显示,作为杠杆资金情绪风向标的沪深证交所融资融券余额,至昨日已连七日增加,并频创九个半月新高;而证券保证金在10月亦结束了连续四个月的净转出格局。
此外,前期压制股指的汇率因素影响已逐渐减弱,投资者对“股汇双杀”的忧虑开始减轻。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汇率扰动或难挡资金入市的热情。
多位分析师预计,A股成功站上年线后,多头情绪将蔓延,伴随近期资金面的积极变化,不确定性事件日趋明朗,大盘将延续上涨行情,并成为今年最后的趋势性机会。
“涨肯定是能小涨,但是你说太乐观我觉得看不见理由。”国都证券分析师肖世俊表示。
在连续三日收创逾10个月新高后,沪综指周二小幅收跌,今日亦延续小幅回落走势。
风险因素不可小觑
本轮A股上涨伴随成交量略有放大,入市资金以快钱为主,资金炒作标的也集中于和大宗商品相关的板块,后期大宗商品走势将对这波行情形成较为关键的影响。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由于大宗商品价格走强,带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企稳回升,对股价刺激明显,周期股成为行情主要推动力量;不过短期商品价格狂飙已脱离供求关系,存在非理性成分,并引发监管层强烈打压,商品期货价格剧烈波动将对相关板块炒作形成一定制约。
“所以说未来这种行情主要还是看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联讯证券分析师陈勇称。
国家发改委上周强调,中国煤炭长期供大于求,不支持其价格非理性上涨;煤价过快上涨偏离基本面,发改委派出调研组到相关企业调研。
业内人士预计,当前煤炭等上游产品紧张局面难以立即得到扭转,短期期货价格或转为大幅波动,且股价相对期货价格存在滞后效应,股价调整也会相对平缓。另外在周期股调整之际,中小盘股出现走稳迹象,市场热点成功切换将有助于行情延续。
分析师同时指出,沪综指创本轮反弹新高后虽市场情绪好转,但临近年底,投资者落袋为安的心态渐浓,短期各方难以形成合力,在风险因素犹存的环境下,走势将有反复。
“现在有挣钱的人家就落袋为安了,不太可能在年底的这段时间再博啦。”新时代证券策略总监孙卫党(博客,微博)表示,“今年反正就是维持相对好的水平就行了。”
他并称,近期A股对人民币贬值的承受能力有所提高,但如果持续贬值,对市场压力仍然较大。今年部分居民已用尽换汇额度,明年年初可能又将迎来新的换汇高峰,这将对市场构成新的不确定因素。
陈勇认为,从股市运行的节奏来看,未来上涨的节奏和速率将会放缓,将来仍会有部分风险因素,市场走势或将反复,不会像牛市一样持续上涨。
“资金是否流入股市里来,最终还要取决于股市自身环境是不是有赚钱效应作支撑。”陈敏说。
- 中企对美投资量质齐升 仍需慎防“水土不服”
- 欧盟不应以“互惠对等原则”为由阻碍中国投资
- 无论美国大选谁胜出 全球债市都将面临挑战
- 支付机构出海捞牌照 业内:不要只顾占坑
- 彭冰:P2P网贷长效监管机制亟待建立
- 楼市限贷调控“一石二鸟”
- 险企应多在“保险”上下工夫
- 评论:央行有捍卫人类价值观的天然责任
- 德银真的会倒下吗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