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俄亥俄工厂的竣工投产是中企对美投资量质齐升的一个缩影。美国荣鼎集团、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国中国总商会等机构11月14日联合发布的《双行道:中美双边直接投资25年全景图》报告显示,中美经贸合作中,双向投资特征越来越明显。虽然在投资存量上,美国对华投资总额(2280亿美元)仍远高于中国对美投资(638亿美元),后者的增速却远高于前者。同时,中国对美投资已为当地创造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
据美国中国总商会会长徐辰介绍,近年来中国对美投资额每年以30%到40%的速度增长,2015年中国对美投资总额为157亿美元,2016年仅上半年便达到184亿美元,全年则有望突破300亿美元。
与此同时,近期中国海航集团斥资65亿美元入股希尔顿、中国泛海斥资约27亿美元收购美综合金融保险集团Genworth等中企大手笔在美并购行为,则见证着中企对美投资加速向产业链高端转移的新趋势。
一方面,在这一波中企投资美国的浪潮中,民营企业担当了主力军。美国相对成熟的行业结构和运作规则为中国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大机遇。另一方面,投资主要领域从以前的能源、矿业为主,转向了科技含量更高的领域。报告显示,中国在美国直接投资在五个行业增长最为迅速,其中房地产、信息技术、健康和生物技术、金融和商业服务等四大行业2013年至2015年复合增长率均超过50%。
荣鼎集团认为,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中企对美投资重心逐渐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转移,半导体、生物医药、文化娱乐等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斯蒂芬·欧伦斯说,投资是比贸易更紧密的经济合作方式,美中双向投资越来越多,说明美中经济融合度越来越深。
中企对美投资的高增长,有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美国较为成熟的商业环境对中企的吸引力正在持续增强,而美元升值预期也加快了一些中企的对外投资决定。另一方面,对中国企业而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中企“走出去”的经验和能力都大幅提升,从全球配置资源的角度看,对美投资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
美国中国总商会副会长、宝钢美洲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叶萌表示,目前中国已经度过了改革开放之初以市场换技术的阶段,在家电、玻璃、太阳能、水泥等很多行业,“中国制造”的综合水准都已处于世界前列,很多中企已经具备了进军美国市场的能力。
虽然近年来中企投资美国持续升温,但投资“热土”并不等同于投资“乐土”,投资美国的高门槛依然存在。意欲投资美国市场的中企须做好充分准备,慎防“水土不服”。
具体来讲,中企应做好过“五关”准备:首先要过审查关。美国对外资审查的主要机构是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该委员会最新报告显示,中资企业已连续三年成为遭受审查最多的外资企业。
其次要过法律关。对中资企业来说,进入美国市场几乎难以避免会遭遇法律诉讼,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做支撑,很多中资企业很可能在这一步就会倒在法律诉讼阻击之下。
第三要过歧视关。美国中国总商会2015年在美中资企业年度商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在美中企仍在某种程度上感到被“歧视”,63%的受访企业表示美国政府在执行政策时有针对外资企业的举动。
第四要过磨合关。在美中企须将目光放长远,务必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潜心做好语言、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磨合工作。
第五要过竞争关。美国中国总商会连续两年对在美中资企业的调查均显示,超过80%的受访企业认为美国市场竞争激烈,其中近半数认为竞争环境非常激烈。
- 欧盟不应以“互惠对等原则”为由阻碍中国投资
- 无论美国大选谁胜出 全球债市都将面临挑战
- 支付机构出海捞牌照 业内:不要只顾占坑
- 彭冰:P2P网贷长效监管机制亟待建立
- 楼市限贷调控“一石二鸟”
- 险企应多在“保险”上下工夫
- 评论:央行有捍卫人类价值观的天然责任
- 德银真的会倒下吗
- 校园网贷乱象:该反思的不只有平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