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当日,所有人都在忙着“剁手”的同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价格均出现大幅波动。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的6.7885跌去230个基点,收于6.8115,跌破6.8大关并创出74个月以来新低。离岸人民币开盘后更是一度触及6.85并再刷新低,但随后午盘出现反弹走升。
显然,人民币走上了一条更具弹性、更加市场化的道路,这在8·11汇改后表现得尤其明显。人民币跌破6.8关口后,是否会继续破7成为当前市场上最关注的热点。
对此,李慧勇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我们认为人民币会在2017年底之前维持5%的贬值,到7.3左右。人民币到底是升还是贬,取决于背后的经济情况以及最直观的货币政策,也包括大家对于货币配置的需求。之所以认为人民币会继续承压,其一是因为相对于已经复苏的美国经济来讲,中国经济还是面临着下行的压力;二是美元经历了走强——走弱——走强的动荡期,如果要保持一篮子汇率稳定的话,人民币需要重新对美元进行定价,即表现为人民币贬值;三是因为全球资金有着再配置的需求,再加上临近年底和年初,投资者都会有一些财务安排,因此资金流出压力会转化为美元资产的压力,这就使得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走弱。”
对于2016年最后两个月人民币价格的波动趋势,李慧勇认为贬值空间不大。按照目前节奏来看,人民币在年内的贬值利空基本上已出尽,如果再贬值将会有较大汇兑损失。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一旦进入2017年,贬值压力将会随着年初的5万美元换汇额度小高潮来临而再度增大。
“其实,人民币贬值未必是坏事。”李慧勇称,“通过研究中国历史和其他国家历史都不难发现,资产价格包括股市、楼市在内和汇率的波动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更多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增长表现以及相关的货币政策。价格是平衡市场供求最有效的工具,此前更多的是通过利率来平衡,现在经过8·11汇改之后,汇率也充当了这样一个工具,使得货币政策空间加大,经济弹性增加,对中国经济来讲是件好事。更客观地说,如果人民币贬值使得中国经济能够更早实现正常化,这将有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因此,不能一味将人民币贬值当做利空来看待,要正确对待人民币承压的利弊。”
- 评论:汇率贬值未必导致楼市下行
- 专家:人民币汇率有望进入中期平衡运行区间
- 梁红:2017年GDP增速预计6.6% 未来央
- 肖磊:美国大选或触发全球金融危机
- 专家:经济筑底迹象显现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浮
- 中金:人民币流出会使汇率承压或致外汇储备下降
- 清华教授:中国经济基本症结是社会的寄生性
- 评论:个税改革陷舆论旋涡 需尊重税收基本规律
- 李稻葵:中国经济创新紧迫性强 靠房地产拉动不可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