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最近一周,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104.48点,一周上涨1.56%,涨幅收窄。目前,黑色系期货市场高位震荡,钢坯价格受成本及需求推动上涨至每吨2270元。钢材现货市场价格在周前期有力上涨,但在价格高位上成交乏力,周后期价格小幅松动。不过,焦煤焦炭等钢铁原料价格上涨,使得钢铁成本抬升,对钢价形成了一定支撑。
据分析,在建筑钢市场上,价格继续上涨,但涨幅明显收窄。上海、杭州、济南等地吨价一周上涨10元至110元,只有南宁、长沙等个别城市价格略有下跌。在京津冀市场,价格涨幅较大,钢厂检修增多使得资源偏少、库存偏低,成交又比较理想,商家对于后期市场继续上行的预期较为强烈。
在板材市场上,价格上行。热轧板卷价格继续上涨,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吨价一周上涨10元至100元。相当一部分地区虽然市场成交情况一般,但库存整体偏低、原料成本抬升还是起到了支撑价格的作用。中厚板价格整体延续涨势,但涨幅收窄,上海、济南、福州等地吨价一周上涨20元至130元。有的地区价格处于高位,成交乏力。有的地区价格拉涨后,成交尚可。
铁矿石市场虽处波动之中,但总体有所上行。据“西本新干线”最新报告,在国产矿市场上,10月国内铁精粉价格小幅上涨,矿山出货良好。不过由于焦炭价格涨势过大,部分中小钢厂迫于成本压力,加大减产检修的力度,进而影响了对国产矿的需求,使得国产矿价格涨幅有限。10月进口矿价格再次站上每吨60美元关口,截至27日,普氏62%品位进口矿指数报收于每吨63.1美元,比上个月末上涨7.65美元。10月以来,外矿企业的铁矿石发货量有所增加,国内港口库存持续攀升,市场压力在逐渐积累。
相关机构分析认为,国内钢厂高炉开工率10月中下旬以来明显见顶回落,粗钢产量后期下降可能性较大。不过,随着房地产调控影响逐步显现,以及传统钢材消费淡季来临,钢市后期需求也将出现回落。因此,国内钢市将会出现“供需双弱、价格围绕成本变化震荡运行”的局面。
- 钢市需求萎缩:淡季不淡情形难再现 价格窄幅震荡
- 钢铁大市唐山近4年已化解炼钢产能3000多万吨
- 今年钢铁去产能可能达到7000万吨 或超额完成
- 钢企效益阶段性提升 多地酝酿产能整合
- 钢铁产量连增七月加压明年去产能 行业基本面仍脆
- 中国电解铝行业扭亏 规模以上铝企业利润482亿
- 上市钢企三季报业绩大增两倍:去产能效应初显
- 电解铝价格上涨强劲扭亏 仍需严控新增产能
- 前9月钢企去产能4000万吨 已完成全年目标9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