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房产税已基本可以取代卖地收入

建筑房产  2016-10-10 10:24:1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十一过后,各城各市的限购已经如火如荼,大家盼望的房地产调控终于扑面而来,但其实我们也说过很多次了,限购的调控并非真调控,而是害怕房地产在高位快速换手后引发暴跌,本质上限购调控的城市,还是对市场的一种呵护,相当于高位熔断,降低成交量,为楼市高房价续命。也可以理解成为是饥饿营销,希望先用饥饿的方式养养韭菜,然后过几年再拿刀收割。"
  
  真正房地产的长效调节机制,其实只有税收,看看加拿大就知道了,一共两招一个是房产税,一个是空置税,而美国也好澳洲也罢,又或者日本几乎都用房产税来制约着房地产的大规模投机。有人说,房地产税不起作用,上海和重庆已经证明了,这就有点胡说了,上海和重庆的失败,只能说明有中国特色的房产税不起作用。失败在中国特色上,而不是房产税上。还有人说,地方政府不会开征房产税,因为卖地才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这话倒是在理,但其实你可以仔细算一笔账,然后细思极恐,因为现在开征房产税,基本上已经可以替代卖地收入了。
  
  先说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每年卖地收入2000亿,这在全国绝对算是大户,分别占了全国土地出让金的10%,这么多钱靠房产税能收上来吗?当然……不成问题,北京上海人口都在2000万人以上,相当于每人每年为了住房交税1万元,如果按照房子收,北京上海至少有1000万套住房,每套住房每年纳税也就2万元,这在这种顶级大都市里,相信至少8成的人都可以负担的起。如果按照每套房90平米,现在均价400万计算,2万元相当于税率千分之5,这基本上跟美国的房地产税率是一样的。
  
  当然这是按照现在的价格评估得到的,如果真像某位教授说的那样,北京房价涨到80万一平米,一套房7000万,那么你一年交的税大概是35万,估计北京市能乐死!
  
  有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我就一套房自己住,还交税有没有天理了?应该让那些多套房的多交税,这种方式也在考虑之列,当然税收的难度和成本也就大幅增加,税率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给你免征额的话,需要考虑多少平米更合适,会不会是60平米,估计不会!因为上海就是按照人均60平米收的,结果没什么卵用,钱根本收不上来,一共才20多亿而已,所以肯定不会这么干了,要免征估计也就30平米。然后限一套,第二套开始就要足额征税,第三套房可能就要用惩罚税率了,而惩罚税率可能是2%以上,甚至到5%,这样一套400万的房子,如果你有3套,那么第一套不交或者少交,象征性收几千块一年,剩下两套一年要交40万的税,这么干主要是为了让多套房的持有者多交税,把免征面积的钱补上。差不多假如1%的家庭,有多套房的,基本就能补回来了。我估计多套房的持有者,绝不止1%,经过几轮买房潮之后,多套房持有者很可能超过10%。用免征额或者每套都收的好处就是,不怕你离婚,离不离婚你都得交这么多。
  
  那么我们来算一下,哪种方式更简单,哪种方式又更容易引起房价的暴跌,我觉得显然第一种方式收税更简单,但民怨会大,而第二种方式支持者会更多,但问题是很容易引发房地产的暴跌,因为多套房持有者会疯狂抛售,由于负担过重,也不会有什么人去接盘了,卖盘大增,买盘稀少,如果暴跌就不好办了,因为势必会引发地产价值的重估,如果均价400万的住房,跌到了200万,那么也就意味着房产税收也会减半,到时候地也卖不出去了,税也收不上来了,肯定不会乐于见到这样的结果。
  
  所以这个房产税到底该怎么收,确实很纠结,最好能够既能收税上来,还不影响卖地收入,既能让房价不涨了,也不至于暴跌,既能让大家满意我收税还方便。但这事吧!我看没有十全十美的,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要做到通过房地产税,把真实的刚性住房需求和投机炒作区分开就好了。我是赞成每套都收,因为这样最简单,简单之下也就少了营私舞弊的空间,而且税收成本最低,对于经济的冲击也最小,也是国际上同行的模式,没什么中国特色,如果每年多交2万块钱税,能让房价降几十上百万,相信老百姓也是能够接受的。毕竟高房价其实也是一种税负,而这个税负几乎掏干了几代人的所有收入。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217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国际货代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6年和整个“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物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可以大有作...[详细]

新常态经济下,商铺租赁爆发新增长点

随着中国这几年高速发展,商业地产的增量比较大,未来会逐渐转向做存量。这其中有两块具有操作空间,第一个是改造,即...[详细]

我国保险中介行业快速发展,保险细分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生存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安全需求成为人们的最大需求。因此,随着...[详细]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广阔,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智能家居市场增长迅猛,市场广阔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机交互等技术的成熟与迅速发展,智能家居市场也得...[详细]

一致性评价加速,国内仿制药行业迎来新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大力推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特别是2016年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详细]

供应链金融迎来政策契机,行业发展潜力

2016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