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眼镜店一般开在寸土寸金的大型商超,成本价100元的眼镜,到消费者手里价格动辄上千元。也因此,一直以来“眼镜行业是暴利行业”的言论深入人心。
不过,人们对“暴利”的不满并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觉得不值。“现在实体店配镜体验差,眼镜款式陈旧,随便一副品牌稍微好点的眼镜都上千,实在觉得不值当。”日前,在2016年中国国际眼镜业展览会上一位在展台前挑选眼镜的消费者肖女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想找一家好的体验店不容易,网上款式多但是感觉网上配镜不靠谱。
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有8亿需要屈光矫正的庞大消费群体,眼镜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它不仅是近视人群的“专利”,也是时尚必需品。正因如此,眼镜行业被认为是消费升级最有潜力的行业。
不过,潜力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隐忧。比如,目前国内传统眼镜零售店经营的眼镜款式和风格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传统眼镜行业在消费者心中意味着又贵又土体验又差,是时候做出彻底变革了。”音米创始人李明毫不避讳地指出,传统眼镜行业存在时尚盲点,人们对于眼镜的基本需求还建立在功能之上,但眼镜这个单品其实存在很大的改造空间。
那么,如何实现眼镜业的全方位创新改革?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消费方式的改变,眼镜商家的竞争战场由线下转到了线上,不少眼镜店通过线上实现了销售模式的优化,在转型线上的过程中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时间和价格成本。
然而,由于眼镜业存在线上无法佩戴等痛点,使得开设线下体验店成为必然。因此如何打通线下线上,将两者真正融合成为关键:不仅满足消费者基本的试戴、验光和配镜体验,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和优化整体服务,如此才能在传统眼镜行业转型中脱颖而出。
无论如何,眼镜业发展前景依然被市场看好。对进入转型发展新时期的眼镜业来说,要做的就是生产让消费者以合理的价格买到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又能彰显自我的眼镜。
- 跨境资金流出压力缓解
- 投融界:世界移动互联网大会启创业新动力
- 8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10.6% 房地产销售
- 统计局:2016年1-8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 腾讯、阿里海外支付大战
- 折800保证金难退之谜:解冻时间不透明 扣除情
- 特朗普:中国吸美国的血 美国欠中国的钱
- 解决“看病贵”,社会医保能够做什么?
- 专家:进一步完善“双创”企业发债机制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