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两大产油国的合作对国际石油市场会产生正面影响。
“产油国出手救市正是说明国际油价存在下行风险。”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说,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石油供应过剩的问题仍未解决。全球两大主要产油国联手发声“救市”,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从目前来看,俄罗斯和沙特石油产量已经处于历史高位,有冻产意愿,而其他国家是否愿意配合还是个未知数。
实际上,今年以来,俄罗斯和沙特有意联手救市已不是第一次。在今年2月16日,俄罗斯、沙特、委内瑞拉和卡塔尔四国就冻结石油产量达成共识,同意将石油产量冻结在今年1月份的水平。
但事实上,今年上半年的冻产行动只是纸上谈兵。因伊朗等其他产油国产量仍未恢复,均不愿意配合冻产。同时俄罗斯、沙特非但没有冻产,石油产量还在不断创出新高。
“产油国不愿意看到油价跌破每桶40美元,所以,到了风险点,就开始出来喊话。”中金公司石油分析师郭朝辉表示,此次两大产油国的联合声明目的是为了稳定油价。
郭朝辉认为,目前,伊朗、尼日利亚等国家石油产量仍未完全恢复,预计9月下旬在阿尔及利亚举行的欧佩克会议,也难以达成一致的冻产意见。另外,影响国际油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北美的页岩油。目前来看,页岩油已经连续两个月复苏,预计三季度就会恢复增长。“页岩油是不可能配合冻产的,如果其他国家冻产,油价回升之后,页岩油复苏的步伐将更快。”
隆众资讯原油分析师李彦表示,石油市场向来“涨于预期,跌于事实”。联合声明发布当日市场期待会有重大消息出现,盘中一度油价大幅上涨,但最终没有实质性新措施落地,收盘时涨幅又大大收窄。另外,7月沙特原油产量创出历史新高,俄罗斯原油产量也是连续24个月出现同比增长。在这样的状态下,这两个国家要求其他产油国和自己一起冻产,似乎难以服众。
- 碳纳米管望革新柔性锂电池 助力可穿戴设备发展
- 中石化:国内炼油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70%
- 两面针陷多元发展死循环 牙膏份额不足1%
- 沙特能源大臣称:沙特无需“满负荷”产油
- 北京92号汽油升至6.05元 加满50升将多消
- 汽柴油价格每升或再涨近2角 年内涨幅最大
- 本周四油价或迎“两连涨” 幅度系年内最大
- 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年内出炉 配套文件正制定
- 中国石油守住盈利红线 中海油巨亏逾77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