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各省存款排行:广东北京领先 东北增速最末

金融投资  2016-9-7 9:04:5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或称“资金总量”,是一个地区经济运行的结果之一,也是经济运行的动力之源。在中国,城市资金总量反映的不仅是自身GDP的数量,也跟该地区的区域辐射力有关。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通过研究各省份过去10年来资金存量的变化发现,广东、北京的资金存量遥遥领先。相比10年前,资金存量增长最快的省份大多是西部地区,而山西、辽宁、黑龙江等能源重化省份则增长最为缓慢。

  存款前三为粤、京、苏

  数据显示,有4个省份的资金存量超过了10万亿元,为广东、北京、江苏和上海。其中第一经济大省广东超过了16万亿元,位居各省份榜首。
  


  资料图



  广东省拥有广州和深圳两座一线城市,去年深圳的资金存量达到57779亿元,在城市中仅次于京沪;广州的资金存量达到42843亿元,在城市中位居第四。广深两座城市资金存量之和达100622亿元,略高于上海。

  这样的格局大抵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即北有北京、东有上海,而南边的中心则相对平摊到这两座城市上。

  作为强一线城市,北京和上海均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中心城市,两城的资金总量均在10万亿元以上。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128573亿元,比年初增加15248.7 亿元,在省份中仅次于广东,高居全国第二。

  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则以11.1万亿的资金存量位居第三。其中江苏三大城市南京、苏州和无锡的资金存量分别为26471亿、25231亿和13181亿,三城之和达到了64883亿元,占全省近六成。

  在广东、北京、江苏和上海之后,排名第5的浙江也正在接近10万亿大关。去年浙江资金存量达到了9万多亿,值得注意的是,同样作为沿海发达省份,浙江的GDP总量不到山东的七成,人口只有山东的56%,资金存量却比排在第6的山东多出1万多亿元,主要原因在于浙江的产业结构以民营经济为主,民间财富更为雄厚,资本市场更为活跃;而山东则以重化工业和农业为主,资金流量相对较小。

  西部人口大省四川则位列山东之后,资金存量达到6万亿元,名列全国第7。虽然四川离山东差距较大,但也领先后面的河北、河南不少。目前河北、河南的资金存量均在4.8万亿元左右,与排名第10的辽宁差距非常小。

  在榜尾方面,资金存量在2万亿元以下的有9个省份,其中海南、青海、宁夏和西藏的资金存量均低于1万亿元。

 

表1 : 2015年各省份资金存量

省份

2015年(亿元)

排名

广东

160388

1

北京

128573

2

江苏

111000

3

上海

103760.6

4

浙江

90302

5

山东

76795.5

6

四川

60117.72

7

河北

48928

8

河南

48282

9

辽宁

47758.2

10

湖北

41345.88

11

福建

36845.47

12

湖南

36220.6

13

安徽

34826.2

14

陕西

32685.32

15

重庆

28778.8

16

山西

28641.4

17

天津

28149.37

18

云南

25204.56

19

江西

24785.1

20

广西

22793.54

21

黑龙江

21429.8

22

贵州

19438.64

23

吉林

18683.8

24

内蒙古

18077.6

25

新疆

17822.1

26

甘肃

16299.5

27

海南

7637.27

28

青海

5227.96

29

宁夏

4822.96

30

西藏

3671.2

31

 

   西部省份增长最快

  从增速来看,过去10年来,资金存量增速超过400%的省份共有14个,超过450%的省份有9个,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其中西藏、青海和贵州高居前三。

  西藏过去10 年的资金增幅达到了704.6%,在各省份中位居第一;青海则为608.6%,位居第二。这两个省份的10年增速之所以最高,一方面是因过去10年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投入较大;另一方面,这两省份的经济体量本身就较小,在投入增加的情况下,增速也显得较快。
  


  资料图



  贵州、重庆和四川这三个西南省份的增速高居前列,也与国家加大西部开发有关,如四川,在汶川地震后投资较为集中。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这三个省份的产业布局和调整做得较好,产业结构均衡,吸引了珠三角、长三角大量企业尤其是电子巨头转移落地。制造业方面的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发展不错,因此经济增速也保持较快增长。

  与之情况相似的还有安徽、江西和湖北、湖南这些长江中游省份,相比东北、华北、西北等地过于依赖能源和重化等传统产业、产业结构老化的不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产业结构更为丰富,能源与经济体系的构建比较完备,受能源价格下行的冲击也较小。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长江中上游地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大大方便了,这些地方也是2008 年之后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重点布局地区。

表2:2005年至2015年各省资金存量增速

省份

增幅(%)

西藏

704.6

青海

608.6

贵州

599.9

重庆

501.5

四川

498.2

海南

486.4

安徽

473.9

江西

457.5

甘肃

456

湖南

449.7

内蒙古

448.1

广西

434.8

新疆

415

湖北

405.1

陕西

399

江苏

386.4

宁夏

385.3

云南

384.8

福建

381.4

河南

376.8

天津

362.2

河北

354.5

上海

344.9

北京

343.8

山东

339.4

浙江

327.6

吉林

327.1

广东

320.7

山西

300.5

辽宁

299.1

黑龙江

242.5

 

  多原因致部分城市增幅慢

  增速后十位的省份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广东、浙江、北京、上海这些沿海发达省份,在土地、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后,这些省份的不少产业纷纷转移到中西部以及东南亚等地区。

  此外,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些省份也在主动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增速也自然降缓。例如北京、上海增速较慢,主要是这两地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的结果。尤其是这两个超一线城市人口已超2000万,出现人口、交通、生态方面的“大城市病”,为了从病根上破解这些问题,京沪相继提出人口控制和产业疏解的政策。

  另一部分则是山西、辽宁、黑龙江这些重化工业省份。黑龙江在过去10 年的资金存量增速为242.5%,位列倒数第一;辽宁增速也只有299%,为倒数第二;山西只有300.5%;此外吉林10年增速也只有327%,位居倒数第五。

  这些能源重化省份的资金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能源经济下行,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地区受到较大冲击。此外,这些地方以国有经济为主,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难度也更大。

  而从各省份资金存量的排名来看,2005年至2015年期间有不少省份的名次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前10名中,除了江苏资金总量超越上海上升为第3 外,另外一大变化是辽宁和四川互换了名次,2005 年排名第7的辽宁退居第10,2005年位居第10的四川上升至第7。

  在10名之外,名次变化较大的省份还有,山西从第13下降至第17,黑龙江从第16下降至22位。与之相对应的是,部分省份上升比较明显,其中安徽从第18 位上升至第14 位,重庆从第20位上升至第16,贵州从第27位上升至第23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此次在数据采集上,贵州、江西和内蒙古三省份只有人民币存款余额的数据,但由于这三个省份属于内陆省份,外币存款余额较小,因此在此采用该数据。


 

表3:2005年至2015年各省资金存量位次变化情况

省份

2015年(亿元)

排名

2005年(亿元)

排名

广东

160388.22

1

38119.91

1

北京

128573

2

28970

2

上海

103760.6

4

23320.86

3

江苏

111000

3

22821.6

4

浙江

90302

5

21118

5

山东

76795.5

6

17478

6

辽宁

47758.2

10

11966.95

7

河北

48928

8

10764.9

8

河南

48282

9

10126.7

9

四川

60117.72

7

10050

10

湖北

41345.88

11

8184.96

11

福建

36845.47

12

7654.12

12

山西

28641.4

17

7151.2

13

湖南

36220.6

13

6589.54

14

陕西

32685.32

15

6549

15

黑龙江

21429.8

22

6256.4

16

天津

28149.37

18

6090.5

17

安徽

34826.2

14

6068

18

云南

25204.56

19

5199.47

19

重庆

28778.8

16

4784.76

20

江西

24785.1

20

4445.5

21

吉林

18683.8

24

4374.5

22

广西

22793.54

21

4262.3

23

新疆

17822.1

26

3461

24

内蒙古

18077.6

25

3298.15

25

甘肃

16299.5

27

2931.37

26

贵州

19438.64

23

2777.5

27

海南

7637.27

28

1302.29

28

宁夏

4822.96

30

993.74

29

青海

5227.96

29

737.83

30

西藏

3671.2

31

456.3

31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155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供应链金融迎来政策契机,行业发展潜力

2016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详细]

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无人机的发展和使用已有超过90年的历史。经历了20世纪漫长的萌芽期和酝酿期之后,无人机...[详细]

养生保健将达万亿规模,国内外企业群雄

养生保健的概念在国内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最早可以追溯至管子的“养生”之说,而后儒道两家推崇的修身养性、饮食有...[详细]

我国文化产业面临重大调整,产业链布局

2016年,我国经济步入转型时期,GDP增速放缓,文化产业作为转型时期的支柱产业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加速发展。我...[详细]

汽车改装政策逐步放宽,千亿级市场即将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并由此提升了国内汽车改装的需求规模。一、我国汽车...[详细]

美容连锁品牌快速扩张,美容发展潜力巨

我国美容、美发业已由单一的理发和简单的护肤服务演变成了涉及美容、美发、化妆品、美容器械、美容教育、美容媒体、美...[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