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月首批持牌机构续牌日前,央行推出了一系列加强监管的措施,监管趋严形势明显,收紧牌照发放、收回部分牌照已经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预测。而最终结果是让市场松了一口气,首批机构没有牌照被收回,部分主动缩减了业务范围。
9家机构缩减业务范围,未来暂时不会新设支付机构
在本次续牌中,央行对9家支付机构的部分业务加以限制。在2010年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中,一张支付牌照可以包含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及央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不同的服务也有相应的地域范围。
其中,财付通、快钱支付、银盛支付、迅付科技、付费通主动缩减了业务范围。财付通、银盛支付和付费通终止了固定电话支付业务,快钱支付终止了固定电话支付业务和预付卡评分,对客户备付金管理、合规与风险防控、客户权益保护、系统安全性、反洗钱措施、持续发展能力等标准进行自测;有切实问题的,争取在指导之下自行缩减业务范围,以将对市场的影响降至最低。
业务缩减不是问题,难点在于合并
有此前从央行某地区中心支行离职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这样一份续展决定中,恐怕合并是最难落地的。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续展调增了一些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一种情况则是因《支付业务许可证》整合引起支付业务承接,合并后存续机构的支付业务范围相应增加被合并机构原有业务类型,被合并机构的《支付业务许可证》相应注销。但是在首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续展决定中,合并没有造成牌照的减少,只实现了部分牌照业务范围的增加。
记者从公开信息查询发现,在本次出现合并情况的持牌机构中,易生支付有限公司合并上海华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而购宝乐唯一公示的股东则是海航酒店(集团)有限公司。由于相关持股比例并未公示,海航是否为该牌照实际控制人未能确认。
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市场上一张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价值少则三五亿,多则十几亿;此前不久,一张只包含网络支付业务且股权存在一定瑕疵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作价3.5亿寻找收购方。“即便相关的业务不能盈利,卖出去也比被合并好。”该人士说。
但是在目前的监管政策下,买卖牌照受到了更加严厉的监管。此次央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坚决制止倒买倒卖支付业务许可牌照的行为;且在《办法》中,如果要变更牌照的实际控制人,还需要央行批准。这一系列手段表明,目前想尽快出手相关牌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孙俪热捧母婴软件遭投诉问题多 回应称存在技术漏
- 量子通信大戏启幕 打开千亿新产业空间
- 广东食药监局约谈百度外卖等5家平台 将出台监管
- 88个金融类APP被曝10大隐患 安全漏洞亟待
- 二季度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景气度下降
- 陕西大数据产业建设总投资达500亿元
- 中国联通等三大运营商拟年内取消手机漫游费
- 手机黑客危机亦成企业发展契机
- 58平台引入第三方数据 禁止失信人群入驻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