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是《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8号)的有关要求,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其他仿制药,自首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相同品种原则上应在3年内完成一致性评价,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册。
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新药业”)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上市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浙江省企业研究院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并长期和多家国家药品科研机构及著名高校合作,拥有较强的科研技术力量,公司秉承“京新药,精心造”的质量理念,已全面通过新版GMP认证,固体制剂生产线率先于2006年通过了德国GMP认证。
在本次一致性评价工作中,京新药业品种规格数量居浙江省医药企业前列,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的有17个品种22个批准文号,其他口服固体仿制药还有30个品种45个批准文号。
无论是原料药向制剂转型升级还是制剂国际化,京新药业在意识和行动上都快人一步,十年砥砺前行也尝到了甜头。作为这几个关键转型的主要设计者和见证者,京新药业研究院院长金志平认为,一致性评价工作是挑战更是机遇,通过精准选择合适的评价品种,尽早开展试验,系统控制风险,完全可以在竞争中取得先机,甚至可以“弯道超车”,进一步增强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
与大多数企业长时间处于观望状态不同,京新药业去年底即成立一致性评价研究中心和专职的QA部门,由公司副总经理亲自挂帅,对重点品种优先评价。公司将整个工作分解为参比制剂备案和采购、药学研究、稳定性试验、BE备案及研究、申报资料整理与上报等阶段,预估时间为16~24个月。按照这个时间进度科学决策,制定了重点品种详细的开发计划,建立研发、生产、市场部联动机制,重点推进,保证在2018年前完成。
虽然一致性评价存在参比制剂如何选择、改剂型品种如何评价、BE豁免条件、BE资源严重不足等诸多法律和实际操作上的问题。但科学性是贯穿整个决策过程的逻辑考量,通过整合和利用外部资源可解决实际操作上的问题。仿制药一般在国外有过相关研究,很好地借鉴或桥接国外的研究资源和研究结果、选择合适的CRO公司、合适的时机进行预BE等可以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公司也看到一致性评价政策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及结合供给侧改革,一致性评价对产业格局的影响绝不只是现在这289个品种,将会对正在开展的仿制药研发、创新药研发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唯有采用药物评价安全、有效、科学、合规的全球统一标准,加强体系建设,积极应对,借一致性评价之机,对在产、在研品种进行“二次开发”,才能实现公司的二次腾飞。
- 康芝药业借力医药新政 创未来更大成绩
- ST春天极草专卖店现关门潮 仍在寻求并购转型
- 绿叶医疗集团携手重庆市江北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
- 玛咖片涉违规生产 云南白药子公司被判赔偿
- 阿里巴巴创投活跃 转向糖尿病人台湾创业公司
- 靶向药市场飙升 贝达药业酝酿上市
- 片仔癀孙公司业绩影响难料 被收回GSP证书
- 化妆品OEM生产基地渐入华
- 基石资本TMT医药投资结硕果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